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少将:中印边界争端和冲突的历史真相(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8月25日印军在麦克马洪线北的朗久同中国边防部队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印军1死1伤后撤逃。同年10月21日,一支印度巡逻队又在新疆西部空喀山口侵入中国境内,并打死中方哨兵1名,中国巡逻队被迫还击,击毙入侵印度武装人员17名,俘虏印方7人。随后,印度政府在国内加紧鼓动反华,并以中国为假设敌进行备战。
     为了避免边界冲突,1959年11月毛泽东在听取总参谋部的汇报时提出了在中印边界建立隔离带的设想。11月7日周恩来致函尼赫鲁,希望两国就边界问题举行谈判,并建议双方武装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印度政府却拒绝接受后撤建议,还以不能接受整个边界未划定的说法为借口,认为中印两国之间“不可能举行任何谈判”。面对这一情况,毛泽东决定采取单方面的隔离措施,中国军队单方面不进入实际控制线本侧20公里之内,使这两国军队在边界上脱离接触达两年多。
     为解决边界问题。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第四次访问印度(尼赫鲁任总理时只访问过中国一次),在两国总理的会谈中提议以尊重边界现状为基础,在东西两段边界上以互谅互让的方式解决边界问题。对此,尼赫鲁却表示:“边界问题上不存在物物交换”。他将边界东段已占的9万平方公里地区视为既得利益,对西段印军从未进入过的3万平方地区还继续索要,对此中国政府当然不能同意。
     尼赫鲁拒绝和平解决边界问题,重要原因是其内政外交的需要。印度挑起中印边界武装冲突后,美国改变了过去“重巴轻印”的态度。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9年12月访问印度,许诺增加援助。此前的12年间,美国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只有17亿美元,可是1959年至1963年这4年间对印的经济援助竟达40亿美元,反华竟成为印度政府争取外援的主要手段。1959年以后中苏关系趋于恶化,苏联在印度反华后也增加对印的经济援助并提供军事援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