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时势造英雄:出身黄埔军校的军神将星们(20)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抗战后期,一批在抗战中脱颖而出的黄埔后起之秀得以加入中将行列,同时晋升中将的门槛再次增高。后来居上的黄埔一期生杜聿明(时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以悍将着称的黄埔第3期领跑者王耀武(时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职务“越跑越慢”的黄埔一期生郑洞国(时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于1945年2月20日晋升中将;之后还有范汉杰、丁德隆、陈大庆(1945年3月8日)、董钊、李文、刘咏尧(1945年6月28日)也以集团军总司令职务而晋升中将。
     抗战后进行的国民党军整编,使得大批国民党军军官退为预备役,非嫡系的黄埔生军官在退役和解职后进入中训团学习之列,最终酿成震惊国内的哭陵事件,参加的黄埔生主要有黄鹤、李模、祝光谦、谢清灏等。虽然蒋介石在事件后给一些军官安排了军职,但许多人最终还是退役回家,这些黄埔生为自己站错队付出了代价。
     1946年国共和谈后不久,蒋介石下令国民党军转向内战,拥有40余万精锐部队的“西北王”胡宗南,第一个又是惟一一个军事集团的黄埔生首领,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在离开大陆以前加上将军衔的黄埔生,曾经风光一时,光焰万丈。但是,随着全国解放步伐的加快,他的数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迅速瓦解,在成都战役中老本尽失,1950年由西昌只身逃到台湾后即遭弹劾,不久就从人生峰巅迅速跌落,只能化名秦东昌任浙江省主席兼浙江反共救国军总指挥。死后蒋介石惜其忠,特追赠一级上将。
     俞济时在集团军副司令任内因指挥失误被调任军长,度过一段低谷后,于1942年11月升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侍卫长,任期长达15年,他于1948年1月晋上将缺(享受上将军衔待遇),使其重回黄埔生“拜将”集团的第一梯队。
     除了桂永清、胡宗南、俞济时以外,还有几个离上将军衔距离最近的黄埔生。关麟徵曾被委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陆军总司令等上将级官职,但因与陈诚矛盾的公开化,最终与上将之衔擦肩而过,心灰意冷的关氏迁居香港,过起了隐居生活。杜聿明身兼华北“剿总”副总司令与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要职,却最终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也与上将之衔无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