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揭秘:令曾国藩父子“低头一拜”的人物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864年,经过多年的征战,曾国藩率领他的湘军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对于清王朝的顶梁柱和救命恩人,清王朝并不吝惜赏赐,给了他极高的封赏,此时的曾国藩荣宠至极。然而,这并没能给曾国藩带来多少快慰,相反,他却有一种临深履薄的惊心。在一首给其弟曾国荃的诗中,曾国藩道出了自己当时的境况和心态: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无独有偶,二十年之后,他的儿子曾纪泽在万里之外的英伦,也写下了意象相似的诗文:

不可淹留是岁华,鬓毛斑白尚天涯。

深知恋栈空馀豆,颇欲安炉去炼砂。

故国音书多懊恼,中年诗集半伤嗟。

低头一拜陶彭泽,万事乘除问酒家。

诗中提到的屠羊说和陶彭泽是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嘉言懿行,竟令声名煊赫的曾氏父子也对他们顶礼膜拜呢?

屠羊说是《庄子》中的一个人物,故事是说春秋时楚昭王丧失了王位,屠羊说跟随昭王逃难。后来,昭王回国又夺得了王位,要赏赐跟随他一起逃亡的人,包括屠羊说。屠羊说却说:“大王丢失了王位,我失去了屠羊的职业;现在,大王恢复了王位,我也恢复了从前的职业。既然我的俸禄已经恢复了,又何必再行赏赐呢?”

时至晚清,政象纷纭,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常有朝不保夕之感。1864年的曾国藩达到他人生的最高峰,然而,所谓名既大,谤亦随之。在他享有极大极高尊崇的时候,非议之音也纷至沓来,“左列钟铭右谤书”。此情此景,他只有逃避和明哲保身,把一切都看淡看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