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现代史 >

斯大林因“胆怯”多次回绝毛泽东的访苏请求(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真理报》在最后一版登过零星消息,“《消息报》上有过几小段报道。除此之外,很难看到‘中国'一词”。即使是在毛泽东已经踏上奔赴莫斯科的路程时,人们看到的依旧是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冷漠。斯大林的70岁大寿注定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次盛大聚会,不容其他人或其他事件冲淡其重要性。12月6日,毛泽东登上前往莫斯科的专列。当时,内战刚刚结束,他担心遭到国内反动派的袭击。他乘坐装甲列车,沿线每100米便设一个哨兵。在到达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时,他下车检查是否有他的海报。结果,他只看到了寥寥几张,更多的却是毛泽东眼中的亲苏分子高岗为斯大林作的画像。毛泽东非常愤怒,下令卸下装有高岗送给斯大林礼物的车厢。
    在12月16日到达莫斯科时,毛泽东更为愤愤不平。他并没有被当做一个把世界最大的国家带上共产主义道路的领袖,而是像历史学家亚当·乌拉姆(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的苏联问题权威--译者注) 所说的,“似乎他和保加利亚领导人没什么区别”。只有两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莫洛托夫和布尔加宁来到车站迎接毛泽东。毛泽东自备一桌丰盛的午餐,邀请这两人与他共饮。他们以与外交惯例不符为名婉言谢绝。之后,毛泽东又请他们陪同前往原定的下榻酒店,但再次遭到拒绝。当然,更没有什么大型欢迎仪式或是庆祝典礼之类的事情了。似乎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就是来学习如何在斯大林的世界,或者说共产主义宇宙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如果他是斯大林的共产主义兄弟,那就应该知道,在这个宇宙里,只有一位共产主义大哥,而且这个大哥的地位至高无上。
    赫鲁晓夫的一个助手告诉上司:莫斯科来了一个叫“毛泽东”的人。
    “谁?”疑惑不解的赫鲁晓夫问。
    “你知道的,就是那个中国人。”助手回答。这就是莫斯科对毛泽东的说法:那个中国人。他们也是这样对待这个中国人的。中国代表团的主要欢迎仪式并不是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而是被安排到老市政厅。用乌尔姆的话说,“这里通常是招待那些无足轻重的资本主义国家达官贵人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