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上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问题很多。由于美国是在一个没有旧的封建传统的新环境中独立地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因而就更加值得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者的注意。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有可能较易于考察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明确的线索,探索出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美国的资本主义是不是一种成功?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也无需回避,应该遵循经典作家的研究方法,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全面地、一分为二地、实事求是地去进行研究。该肯定的东西就肯定,该否定的东西就否定。我们知道,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曾经把美国视为自由乐土、追求幸福的乐园,甚至企图在那里进行社会主义试验。但是,历史的实践表明:美国这个现代资本主义的“样板”绝不是什么自由乐土,美国的物质财富愈是增长就愈加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克服的痼疾和深刻的危机。但这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美国的经济在帝国主义阶段仍然以相当高的速度在发展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 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不能不影响美国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社会生活、对外政策、思想意识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帝国主义初期阶段的美国历史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对帝国主义阶段美国历史的新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新的探索。研究美国不仅对于剖析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运动具有典型意义,而且对于观测世界资本主义的去向和前景也具有重要意义。再说,为了加速我国的现代化,我们要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外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东西。在科学技术方面,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过去我们对美国的东西一概排斥是不对的,现在如对美国的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当然也会出错误。19世纪后期中国的洋务派有过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经验,当时的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质上是认为不需要全面研究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化经验,不需要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单纯地引进洋枪洋炮、移植技术,就可以使中国富强起来。这方面的失败教训是值得记取的。 总之,今天中国已以一个独立的伟大国家自立于现代世界国家之林,并第一次以平等的地位同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邦交。我国既然已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研究也应该相应地提高到新的水平。对美国的研究和认识也是如此。我们相信,我们对于美国史和中美关系的研究,必将适应时代的前进步伐,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注释: [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john king fairbank: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1958年英文版,第2-3页。 [2]《龙与鹰:美中关系的过去和未来》(dragon and eagle, united states china relations: past and future),1978年英文版。 [3]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tyler dennet: american in eastern asia),1992年英文版,第89页。 [4]福士达:《美国远东外交》(john w.foster:american diplomacy in the orient),1909年英文版,第28页。 [5]杜勒斯:《旧时中国贸易》(foster r.dulles: the old china trade),1930年英文版,第114页。 [6]杜廷绚:《美国对华商业》,1933年万有文库本,第2页。 [7]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1973年中译本,第3卷,第2页。 [8]《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4页。 [9]威廉·阿·威廉斯:《美国历史概要》(william a.williams:the contours of american history),1961年英文版,第417页。 [10]克莱德编:《美国对华政策百年来要件选读》(paul hibbert clyde: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china, diplomatic and public documents),英文版,第213、216页。 [11]贝米斯:《美国外交史》(samuel f.bemis:a diplomatic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947年英文版,第487页。 [12]同上书,第496页。 [13]参阅拙文:《门罗主义的起源和实质》,《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14]《龙与鹰》,第55页 [15]《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85页。 [16]斯大林:《在欢迎芬兰政府代表团的午宴上的讲话》,《消息报》,1948年4月13日。 [17]恩格斯:《致弗·阿·左尔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5页。 [18]巴特:《苦力:美国华人史》(gunther barth: bitter strength),1964年英文版,第185页。 [19]黄遵宪:《人境庐诗草》,钱仲联注,1957年,第405页。 [20]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新民丛报》增刊版,第159页。 [21]哈克:《美国资本主义之胜利》(louis m.hacker: the triumph of american capitalism),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95页。 [本文原题为《关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原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又载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版)、丁名楠主编《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1辑(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汪熙主编《中美关系史论丛》(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等。选自罗荣渠著《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罗荣渠先生已于1996年4月4日逝世,现征得周颖如女士同意,将此文收入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