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话说飞狐道(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知识》 罗新 参加讨论

    

和第一次一样,汽车只能沿现代沙土公路,向西北方向迂曲地盘山而上,走的恰恰是山梁最厚的一段。盘旋到山顶以后,四夜开阔,向西是去年就熟悉了的一个巨大的黄土冲沟。我们这一侧是一个小小的山塬。冲沟下切的地方陡峭峻拔。山塬山长草枯黄,秋声萧瑟。从南口过山时,注意到南口的东西山脊上,明显有人工石砌城墙的遗迹。显然这是黑石岭堡防卫工程的一部分。当然,也可能是为了阻断南口,使商旅专行黑石岭堡。从南口下到岔道村,向村民打听,了解到去黑石岭村的道路。黑石岭村当然就是古黑石岭堡的所在。我们上次就是经过岔道村而放过了这一线索。
    根据岔道村民所指的路线,我们返身向东南方向,沿一条小河谷上山,走了7里,到大宁村,从大宁村向西南继续上山,走3里地,到了最高的地方,这就是黑石岭村了。村边的山峰,即黑石岭。
    黑石岭村保存有明代城堡的三面墙垣。黑石岭堡的存在,显然是为了维护和管理飞狐道。村边山洼里,有一处古寺庙遗址,有两块清、民石碑。这些都说明此处曾经繁盛。这条道路今天当然已经废弃。不过村民说,他们如果要去伊家铺,还是走“骡马路”,因为这是最近的。所谓骡马路,就是古代驿路。古道盘绕上山的一段,石铺路面整齐而光洁。黑石岭村的村民,还指着堡内一处陈旧坍塌的老房子,说,这里就是从前的“衙门堂”。黑石岭村现在只有十户人家。村里有水井,但是用水还是困难。山上有多处专门积存下雨降水的水泡子,就是重要的灌溉水源。一位80岁的老人说,他每天来这里挑两次水回去浇地。
    找到了黑石岭堡,是此行的最大成绩。根据两次考察所见,可以肯定地说,古飞狐道过山的这一段,就是从伊家铺直接沿山谷上到黑石岭,从黑石岭下到大宁、岔道,再进入四十里峪。我们也就这样来到四十里峪。和去年所见一样,四十里峪还是那样险峻。古道和今道就是沿着这一狭窄的山谷蜿蜒而下。这四十里路,处处让人流连,我们停车十多次,观风景,拍照片。
    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终于来到飞狐峪的北端,今北口村。和黑石岭堡一样,北口也有明代城堡遗存。北口村的交通意义和黑石岭相近,不过规模要大得多。这里有不少清代老房子,当然今天看来已经老态龙钟了。从北口村东西瞻望,恒山拔地而起,呼啸着向东向西奔去。
    作为沟通天险的飞狐道,今天已经不再具有历史上那么大的交通地理的价值了。现代交通技术和条件,使交通网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因此,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道路,如五回道、飞狐道,反倒变得十分寂寞。对于寻访古代遗迹的人来说,这种寂寞也许更有意味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