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实际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缩影。应该说是既然是历史的缩影,中国历史不管从广度和深度都是很大、很深的。因此作为一个讲座来说,我很难给大家讲清楚,我只能就我现在所感到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跟大家在这里谈谈,我个人多年来在这方面治学的一些看法。 第一个要讲一下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因为大家知道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历史呢,既有渊源,也有流变。就是说比如讲中国,什么时候有中国?我们在历史学有个叫史前历史,一个叫历史时期历史。它的分界线在于出现国家。我们说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这个文明史是指什么呢?是指我们有国家以后的历史。但如何去寻找国家历史的源头呢?这就是我们要找一个研究问题的切入点。问题的切入点在什么地方?我觉得呢,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大家认识到:一个国家的都城,不管是中国,是希腊,是罗马,还是非洲的埃及,以及像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这些世界几大文明的国家,它的最主要探讨国家历史的渊源,国家历史的起源,也就是文明的起源,往往是从都城开始的。中国古代都城从历史文献记载,从夏代开始以来,大约有217座。我统计过一个数,但是呢绝对不止217个王朝。统一的王朝没有,有的就是分裂王朝。 其中包括边疆地区。比如包括像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渤海国,在公元七到九世纪的渤海七八九世纪的渤海国。还有像我们云南的南诏、大理这些国家,还有新疆地区地方性的,当时也叫国。其实“国”的概念不一样,可能到现在我们把“国”理解为非常严肃的东西。我们现在“国”就跟地图上画的这个一样,是公鸡。其实在最早的时候,就比这个相当于中心地区就中原和现在华北、华中北部、华东的北部、西北的东部这一带,据历史记载,当时有万国,万邦万国。当时那个“国”实际比现在县还小,几乎相当于一个乡。那时候实际还不是我们现在理解意义的国、国家。真正我们从历史上理解为已经进入国家的这个时期的都城,已经有217座。既包括传统的大一统帝国的内地的这些都城,也包括周边地区的一些地方政权的都城。 根据建都时间长短,现在一般认为建都时间最长的,在中国这217座都城里,最长的就是西安,现在的西安。我们总说古都西安,北京的一条街,最主要的一条街长安街。实际就是以西安的古名命名的,它建都大约在一千年以上。 其次就是接近于西安的建都在九百年以上就是北京,这是建都时间第二长的。第三个就是洛阳,洛阳建都也在八百多年以上。再以下其他一些都城时间都比较短了,从第三名到第四名一下差了一倍,剩下都是三四百年或者一二百年,有的是几年。应该说中国的最主要的都城,建都最长的千年以上的西安,九百年以上的北京,八百年以上的是洛阳。 根据建都时间的长短,现在从20世纪初,中国提出了一个叫“五大古都”。“五大古都”呢,我们知道就是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和开封。就是传统所说的“五大古都”。“五大古都”一直流传了很长时间,大约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在学术界流行,在群众中也开始宣传。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有了“六大古都”之说。“六大古都”加了个谁呢?加了个“杭州”。杭州就是现在南宋时期的临安。到了八十年代,又加了一个叫“安阳”,河南的安阳。它是安阳殷墟,我们说殷墟的首都,建都一百多年。当然后来曹操它的附近,有个三台叫铜雀台。曹操的都城实际也属于安阳附近,但那不是统一帝国的首都。这也就形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家在市场上经常看到的一本书上写的“中国七大古都”。 在“七大古都”里头,占统一王朝都城的王朝年代里头,最多的也是西安、洛阳和北京。大家有时间你们可以查一查中国的历史年表。你算一算统一王朝年代一共多少?作为都城的年代多少?作为都城就是王朝那个年代是多少?比如西汉王朝从它建立到它灭亡也就是都城的存在时期,这样的话你可以计算出来它所占的百分比。应该说“七大古都”里有三大古都在中国历史上又具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也就是我们多年来历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为什么对西安、洛阳、北京,当然也包括我们早期从事研究的安阳,这些古都特别重视的原因。工作开展应该说也是比较多的。 中国古代都城应该说有了国家就有都城,这样的话中国第一个都城也就是第一个王朝的首都。第一个王朝是夏王朝,根据现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年表,夏王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据现在应该说是4702年,确切数。但实际上“2070”也不确切,是个约数,也就是说据现在四千一百年左右。它的都城现在夏代都城,一开始应该说比较多。在这个地方建都几年,由于可能国内的政治形势、军事形势又迁都到另一个地方,直到它统治比较稳定的时候。大约到夏王朝的中期,也就是公元前19世纪才在现在的河南郑州的西部。偃师市一个村庄附近,叫二里头这个村子名字,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它的首都。二里头遗址作为首都,一是考古发掘在这儿发现了宫殿,古代的宫殿。通过发掘的宫殿里的建筑物和宫殿附近的墓葬,考古工作者根据墓葬出土的器物,判定这个地区的墓葬和宫殿建筑的时代距今大约是公元前17到18世纪。也就是夏王朝的中期以后开始建立这个都城。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都城。可能有机会你们旅游参观的时候,到了这个村子附近,有一个题词叫“天下第一都”,现在这个名字应该说现在还没有谁能够代替它。当然随着我们考古工作的开展,也许比它更早的都城我们还会发现。 大家看到这个图片,这是在上个世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这个地区发掘的一个宫殿遗址的复原模型。当时这个宫殿应该这个样子的,面积大约是一万平方米,108米乘100米,约一万平方米。大家看到周围是个围墙,南面是个大门,北边是个大殿,是个宫殿。这时候还没有瓦,盖房子还用茅草,但是长方形的大宫殿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周围是廊。这个都城遗址呢要比我们后代的都城小得多。根据现在的初步调查,大约有四平方公里。它的宫殿呢,宫殿建筑基本在现在我们所了解的都城范围的中间,中央部位。这个夏代都城的确立,应该说在中国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古代的历史被国际学术界承认,应该说二里头遗址是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我们的文明史呢也就向前大大推进。 第二个都城就是商代都城。商代首都呢,最早的现在有两种观念一种是说在河南偃师我就说二里头这个旁边,有个村子叫塔庄,就是宝塔的“塔”。有的说呢在郑州,现在的郑州市。现在搞夏商周断代工程,我们总说怎么断定?比如夏代和商代之间的分水岭在哪儿?你总要给人家王朝有个断。比如说你现在是公元2070年成立的,什么时候灭亡的?比如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什么时候成立的?1949年。它给那么个数字。现在比如考古上怎么断定这个?因为现在没有文献记载,大家知道我们的文献,当时的历史是后来文献追溯的,当然追溯的口头历史也是历史,不过这些历史的水分比较多。就需要经过学者更多的工作,但是呢就要求助于考古学。考古学如何解决一个王朝的变化呢?我们考虑来考虑去,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都城的变化。古代呢,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必须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都城。就是建都,定都在哪儿?现在是一样,我们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在西柏坡开会,首先要确立我们定都在哪儿?当然我们还是定都在北京,这个可以。比如古代它不会定都在原地方,古代往往是这样。很少大的王朝夏王朝灭亡以后,还在夏王朝首都。因为它灭亡以后,往往有一个政治和军事上的报复,就要摧毁它的建筑挖掘它的陵墓。包括它祖先陵墓的挖掘,这实际上是政治报复。我们过去也有这个事情,大家知道一旦干什么了,石碑给推倒了。比如秦始皇,秦王朝灭亡的时候,项羽到了当时的咸阳,他一把火先把阿房宫烧了,一烧烧了三个月。按道理他完全可以不烧的,象征什么?象征他把王朝推翻了。烧了它以后,所谓的先破后立,破了以后他得立。他要建立国家首都,他有个统治中心,他要建都。建立都城的时候,就应该是那个国家成立的时候。但这个年代很难定在哪一年,就在那个左右的时间。因此呢,我们后来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的附近发现了我说的偃师市的一个商代城址。而这个城址应该说保存非常完好的一个城址,它不是一个一般的城。因为那里头有宫殿,宫殿的大型建筑应该说非常雄伟。这个城建立得很规范。这样的话呢,就判定了这个城是商代的一个都城。而这个都城里的时代,经过测定和经过考古研究,恰恰又和夏代的二里头的灭亡时代相衔接。就是它这个城不用了,被毁坏了,那个城刚好建立,就是时代相接。也就是这个时候恰恰是夏王朝的灭亡和商王朝的建立,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商代的第一个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