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发生了一场社会运动--“扒粪运动”。当时,美国一批记者和作家揭露了美国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许多肮脏、丑恶和腐败问题,为铲除这些问题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当前,在中国网络空间中正在兴起一场与之十分类似的运动,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扒粪运动”。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监督力量,网络“扒粪运动”丰富了监督形式,并将对腐败治理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会成为“扒粪运动”展开的重要场域呢? 第一,网络舆论环境相对宽松和自由。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十分猖獗,党和政府需要适当地利用社会力量来进行遏制,加上控制网络舆论的难度也非常大,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的社会怨恨与“愤懑”情绪,也需要有一个“发泄孔”或者“出气口”以释放出去。这样,党和政府对网络曝光和网络反腐采取了支持态度,对网络舆论保持着适度宽容。党和政府对网络“扒粪运动”的宽容态度,反过来又激励了网民对网络“扒粪运动”的参与热情,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威慑和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第二,网络为草根力量的彰显创造了条件。网络时代的来临为草根力量的彰显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在网络时代,每个网民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发布信息,从而成为公民记者。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迅速,能够迅速形成社会舆论,使腐败问题曝光出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声讨。 第三,网络的开放性便利了网络“扒粪运动”的展开。网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非常开放的信息交往场域。这使得网络的开放性极强,成为人人得以参与并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的公共空间,任何进入这个空间参与讨论的个人不存在地位的卑贱和等级的高低,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这里自由辩论、深入讨论。由此所产生的后果是,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前,数量庞大、无处不在的网民正在成为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的“扒粪者”,他们不断揭露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和丑恶现象,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监督作用。网民们通过网络举报、网络曝光和网络舆论监督等形式,有效参与到监督过程中来,从而使社会监督显得更有力量,更见实效。 第一,网络“扒粪运动”丰富了监督渠道。网络监督突破了传统监督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加强了政府与公民的联系,架起了两者之间联系和沟通的“快速通道”。网络“扒粪运动”事实上开辟了全民监督的新时代,对腐败问题的监督成为全民共同的事业,极大地丰富了监督渠道。 第二,网络“扒粪运动”增强了监督力度。网络“扒粪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监督形式,提高了普通公民的参与意识,为反腐败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实际上是现实世界中公众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观点在网络世界的反映,会对现实世界中的公共事务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网络“扒粪运动”扩大了监督主体。一般而言,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存在四种形式: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和以社会制约权力。而网络“扒粪运动”无疑是以社会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最有效、最简单、最可行、最直接的一种形式。 可以说,网络“扒粪运动”必然会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扒粪运动”会推动腐败治理。网络“扒粪运动”表现出全民监督、全民反腐的新特点,普通公民能够对公共权力机构中的重要人物和关键领域进行“全天候”监督,并把其中的腐败问题揭露出来,昭告天下,从而对预防和惩治腐败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网络“扒粪运动”会促进中国政治变革。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这场运动有助于传统臣民政治文化向现代公民政治文化的转变。从长远看,这必然会为中国政治变革创造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同时,网络“扒粪运动”还会直接推动中国政治变革。 第三,网络“扒粪运动”会促进中国的社会进步。网络“扒粪运动”为普通公民提供了惩治腐败、激浊扬清的途径,使普通公民认识到了自身的伟大力量,增强了他们推动社会进步的信心,也使中国公众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希望之所在。这必然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