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美国新帝国主义全球战略的政治哲学解读(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美国历史研究会 李强 参加讨论

    

自由主义核心是价值多元主义或某种价值相对主义。它把解决美好生活的任务交给个人,交给不同的宗教。
    以这种哲学为前提,洛克发展出了宗教宽容理论:不同宗教、不同文化都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政治不需要卷入其中。政治的任务就是提供秩序,这里,政治包括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就国内政治说,秩序就是主权国家,就国际政治说就是国际法。
    近代国际法的创立者都是广义自由主义者,如格劳秀斯、边沁等。自由主义构成近代以来西方政治秩序的基本框架。在国内,它要求政教分离,政府只关心秩序,个人有信仰自由、舆论自由,美好生活的问题由个人选择;在国际上,它主张不同的主权国家都有寻求不同美好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同的主权国家为了保证有一种秩序,就发展出了国际法。国际法目标就是秩序、和平,而不是保证所有国家都追求一种美好生活。
    对于主权国家内部生活方式,包括政治统治方式,国际法无能为力。
    这套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始自1646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一战后有进一步发展,二战后仍沿袭这一制度,直至最近,一直是这个秩序。《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前提就是承认政教分离。
    后来,德国优秀法学家施密特激烈批评自由主义,他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政治的概念》。该书目标是批评魏玛共和国的自由派。在施密特看来,自由派致命的缺陷就在于弄不清楚什么是政治,头脑里有很多规矩:国际法、国际道德、国际秩序。什么是政治?
    施密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释:政治的前提是区分敌人和朋友,政治就是保护朋友、杀戮敌人。
    自由派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具备“正当性”的政治,而施密特则认为政治本质上讲是关于敌我冲突的。当然,有许多冲突是用非政治的方式解决的,像经济、文化方面的冲突完全可用非政治的方式解决。但有一类问题涉及到根本的“身分”问题,涉及到你是谁、我是谁的问题,就是朋友和敌人的问题,这就是政治。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杀人,没有多少道理可讲。
    施特劳斯看了《政治的概念》后写了一篇书评,这是理解施特劳斯的关键。他认为施密特讲得非常好,但问题在于,施密特还没有彻底摆脱自由主义的“毒素”。在书评结尾,施特劳斯说:“我们讲过,施密特在自由主义的世界,承担起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在此我们是指他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发生在自由主义的世界之内,他的非自由主义倾向仍然受制于无法克服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因此,人们只有成功地突破了自由主义世界,才算是完成了施密特提出的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为什么说施密特仍在自由主义世界里面呢?在施特劳斯看来,施密特根本错误在于,他是在政治神学的基础上区分敌友的。在施密特那里,朋友和敌人是平等的,基于政治神学,不同身分、不同信仰的敌人和朋友本质上并无正确与错误、高尚与卑劣之别。在施特劳斯眼里,这仍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诸神之争,仍是自由主义的文化多元论,因此施密特并未跳出自由主义的视野。
    要想彻底批判自由主义,必须跳出自由主义的视野,这一点构成了施特劳斯毕生著作所关怀的重大主题。
    怎么跳出自由主义视野?施特劳斯他写过《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其中right应翻作“正当”,即《自然正当与历史》。他研究霍布斯、马基雅维利、柏拉图、苏格拉底,构建了一个对西方思想史的全新解释。古希腊政治哲学的核心是要寻求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内容并非因人而异,而是只有一种美好生活:符合自然正当的生活。在施特劳斯看来,这是古希腊智慧的告诫。
    施特劳斯的学生布鲁姆的名著《走向封闭的美国心灵》,认为美国许多人不读古希腊哲学,因此弄不清楚人要追求一种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具有特定内涵,它符合自然正当。
    在施特劳斯看来,这样一种追求是伟大的传统,但近代以来逐步被自由主义破坏了。罪魁祸首就是实证主义,把美好生活忘掉了。所以施特劳斯提出伟大号召:回到古希腊,追求自然正当(美好生活)。
    有一些事情自然就是正当的,有一些事情自然就是不正当的。这样一来,施密特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在施特劳斯这里彻底完成了。施密特的核心是把政治化为敌我的冲突,取消了加在政治之上的一切道德和法律束缚;在施特劳斯这里,道德和法律束缚并没有回来,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之争就不再是多元文化之争,而是高尚与卑鄙、美好与丑恶、文明与野蛮之争。
    3.美国国际战略的政治哲学分析这种政治哲学对于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国际政治有什么含义呢?我们先比较新保守主义和其他近代以来的国际政治理论。
    首先,新保守主义显然不同于传统的自由主义。前述传统的自由主义寻求国际法、国际秩序、国际组织,寻求一种更高的道德。就国际政治而言,它寻求一种国际的治理和国际的组织,寻求一种集体安全,它尊重现存国际法的基本秩序,试图把这个秩序从虚的国际法进一步细化,建立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
    新保守主义也不同于法西斯主义。施密特的理论实际上是法西斯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最好阐释。从施密特理论看,法西斯主义是一种“防御性”理论。在国际政治方面,德国法西斯主义最核心的部分是“新门罗主义”--“中欧是中欧人的中欧”,提出要给德国开辟生存空间,加入国际政治权力俱乐部。法西斯主义从来不奢望改造整个世界、拯救整个世界。
    新保守主义也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譬如摩根索、基辛格等人的观点。现实主义追求的是各国在一个秩序里面的权力平衡,主张用权力制约权力,它并不追求一个远大理想或目标。
    今天,新保守主义目标是新帝国。为什么叫新帝国?上文讲新保守主义者不讲外语,但他们研究古希腊、古罗马,有许多人都是古典问题专家。他们热中于讨论罗马帝国与大英帝国。尤其是罗马帝国,激起新保守主义的无限向往。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罗马共和国从建立到解体,前后近千年。罗马共和国时期恰是罗马军事力量最强、打仗最厉害、占领领土最多、帝国事业最鼎盛的时期。今天,在新保守主义看来,罗马人把人类追求共和的理念与个人美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伟大共和国。当年美国的国父们在写作《联邦党人文集》时所用的笔名都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人名。在他们心目中,美国就是罗马共和国的再生。
    当代美国新保守派觉得,美国完全可以超过罗马,超过大英帝国,在世界上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既能体现人类美德,又能让全世界人都过一种美好生活。
    今天,在美国国内,研究罗马共和国史特别时髦。古罗马帝国为什么灭亡?孟德斯鸠解释说因为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丧失了自由。美国人能不能够做到既对外扩张又在国内不丧失自由,从而完成一个全新的帝国?
    追求新帝国的目标,具体要干什么呢?这里要讲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本是自由派,他看到世界上秩序没办法统一,提出文明的冲突。对文明冲突的研究却为新保守主义提供了大致的图景,使人们对西方文明与它的边缘有了一个大的了解。在他们看来,有两块地方构成了对西方文明的挑战,一块是中东,一块是亚洲。几千年以来,那里传承了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中东与亚洲不仅挑战西方文明,而且它们本身具有文明。如果完全没有文明,像非洲那样,则无所谓,因为没有文明就没有凝聚力。但在新保守主义看来,那里的人们所过的可能是一种邪恶的生活,受了蒙蔽而不自知。
    这样,为了实现新帝国的理想,为了能让这些在邪恶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过上“美好生活”,新保守主义者大致勾勒出他们的全球战略目标。作为该目标的第一步,伊拉克必须打!打任何国家都不如打伊拉克对阿拉伯文明震动大,“擒贼先擒王”。伊朗虽然也被列为“轴心”之一,但它是一个波斯国家,与阿拉伯文明不是一回事。伊拉克则是阿拉伯文明的核心,天然的领袖。不要忘记,这些新保守派中很多人都有犹太人背景,攻打伊拉克既可实现美国的愿望,同时也能实现他们的理念。伊拉克非打不可。
    

打下伊拉克后,下一步目标会是谁呢?克里斯托曾在国会作证,认为沙特表现很不好,“911”事件与沙特的恐怖分子联系很多。如果在伊拉克能够建立民主制度,就会对沙特起到示范作用。如果美国再帮助沙特进行民主化,就可能在两个重要阿拉伯国家建立起美国可以信赖的政府。且最大的两个石油国家就被控制了。伊朗、叙利亚、利比亚都属于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或“轴心”国家,将逐步一个一个地被解决。新保守派一个学者写了一篇文章《下一个是谁?》,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目标作了描述,讲得十分直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