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技术演化与中西“大分流”(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经济史论坛 严鹏 彭南生 参加讨论

[④] 仲伟民:《学术界对前近代中国研究的分歧--以彭慕兰、黄宗智的观点为中心》,《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⑤]在较早的时候,黄宗智在《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上发表了《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彭慕兰则在该刊2003年第4期上以《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考察》予以回应。近来对于“加州学派”的系统批判可见杜恂诚、李晋《“加州学派”与18世纪中欧经济史比较研究》,《史林》2009年第5期。
    [⑥] Jerry Bentley , Herbert Ziegler : Traditions & Encounters :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 Inc , 2005 , pp.594-595.
    [⑦] L. S. Stavrianos : A Global History :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 ,Pearson Education publishing ,1999,pp. 390-391.
    [⑧]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第100页。
    [⑨]近年来学界对西欧“原始工业化”、“原工业”等问题论之已详,并将其理论引入对中国明清乃至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中。李伯重研究明清江南地区的经济史时,称当地制造业的发展为“早期工业化”,其实质也就是原始工业化,但因“早期工业化”这一概念存有歧义,故仍以采取“原始工业”的称谓为宜。代表性观点可见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2-95页。
    [⑩]大卫·兰德斯著,谢怀筑译:《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1750年迄今西欧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发展》,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1页;高德步:《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革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布罗代尔著,施康强、顾良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663-665页。
    [?]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第40-45页。
    [?]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第657页。
    [?] 大卫·兰德斯:《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1750年迄今西欧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发展》,第41页。
    [?] 保尔·芒图著,杨人楩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8-249页。
    [?] 大卫·兰德斯:《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1750年迄今西欧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发展》,第96-97页。
    [?] 乔尔·莫基尔著,陈小白译:《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 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90页。
    [?]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第14、62-63页。
    [?]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6页。
    [?]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第462-471页。
    [21]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第481页。
    [22]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第495-502页。
    [23]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第494页。
    [24]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第62页。
    [25]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第256页。
    [26]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第4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287页。
    [27] 科大卫著,周琳、李旭佳译:《近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页。
    [28]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第4卷,第198-200页。
    [29]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第4卷,第297-298页;大卫·兰德斯:《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1750年迄今西欧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发展》,第106页;乔尔·莫基尔:《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第114页。
    [30] Lewis Mumford :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Harcout, Inc., 1963, pp. 120-121.
    [31]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第3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32]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第4卷,第285页。
    [33] Lewis Mumford :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pp. 121.
    [34]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第4卷,第285页。
    [35]颜鸿森著,姚燕安等译:《机械装置的创造性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颜著中包含大量在创新性设计中体现机械演化渐进性的例子。机械演化的渐进性也是作为古机械复原专家颜鸿森工作的理论基础。
    [36]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第3卷,第253页。
    [37] 张柏春:《中国近代机床的引进与仿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年第5期。
    [38] 李约瑟著,鲍国宝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第2分册,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39] 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19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