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业大王们是以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屠杀野牛等野生动物和对印第安人实行残暴的种族灭绝为代价而造就了“畜牧王国”的繁荣。在我们肯定其辉煌成就时,不能忽视美国西部牧业开发中的严重失误和消极影响。 “畜牧王国”的兴起和发展,是美国内战后西部三大支柱行业之一,其作用和影响巨大。“畜牧王国”的兴起与发展是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乃至整个美国历史进程中“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西部开发对美国历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西部开发就没有“现代化美国”。然而,其掠夺性开发的负面后果也极其严重。 应时而动:“畜牧王国”的兴起 内战结束后,城市化的发展,使美国国内外市场对肉类的需求日益增加,仅靠内战前密西西比河以东原有农场饲养的牲畜已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牧牛业和牧羊业竞相发展,促成了西部牧区的繁荣。 继《宅地法》之后,联邦政府继续实行赠予土地、土地分配的补充措施和掠夺印第安人土地向白人移居者开放的政策,使大量西部土地落到大牧场主和牧牛公司巨商的手中,为大牧场和牧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西部牧区的运输和加工条件日益机械化,为牛羊、肉类、皮革和羊毛的外运提供了便利条件。现代屠宰方法和冷库等设备的采用,为牧场主提供了极其便利的肉类和皮革加工、贮藏及输往市场的条件,促进了牧业的发展。 这些机遇使西部牧牛业和牧羊业在20余年内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了内战前的三个多世纪。兴起一个辽阔的“牧牛王国”的同时,一个“牧羊帝国”也迅速崛起,“牧牛王国”和“牧羊帝国”合称“畜牧王国”。 促进美国现代化进程 “畜牧王国”的兴起与发展,对美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畜牧王国”的兴起使内战前还被视为“美国大荒漠”的大平原上的牧草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使四处漫游的无主长角牛和不断退化的丘罗羊经改良培育成了西部的宝贵牧业资源。“畜牧王国”吸收了大量东部和欧洲的资本,使大牧业公司成为西部牧区的主要经营方式。 《宅地法》实施后,在美国西部确实存在过“一种最原始最粗放的畜牧业和农业发展方式”,但是由于资本家和土地投机者在“畜牧王国”进行大量投资和土地兼并的结果,“小生产者受到排挤”。“畜牧王国”的兴起伴随着美国工业化迅猛发展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大变革,使西部牧牛业和牧羊业传统的原始游牧经营方式同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 “畜牧王国”的兴起和发展,有力地支持了西部矿业的开发和铁路建设。牧区为采矿营地和铁路工地提供了大量马匹和肉类,保证了城镇居民的肉食供应。大批牛镇在辽阔牧区的铁路沿线迅速崛起。这些牛镇解决了牛群集散和外运的难题,为美国的牛贸易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并成为“畜牧王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成为西部城市化的一种模式。 推动美国政治现代化 “畜牧王国”的兴起对美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对美国联邦制的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畜牧王国”的兴起促进了“边疆的消失”。成千上万的牧牛场主、牧牛人和牛仔先于拓荒农场主,定居于昔日无人敢驻足的大平原的荒野上,使这片从未被人所识、相当于“半个欧洲”的土地成了牧牛人的边疆。牧牛业成为内战后美国最具魅力和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在西部开创了一个“牧牛人的时代”。“畜牧王国”的兴起,使美国西部边疆中少有白人移居者居住的空白地带基本上得到填补。西部牧业边疆与矿业边疆、农业边疆逐渐融合,合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西部经济和社会结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