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徐雅厦门对话与中国民主思想的开端刍议(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近代中国网 任复兴 参加讨论

“(2月)29日 与钦派专员呆了近3个小时。在我赠送他一本地图集之后,他已经制作了六到八幅地图,并希望我给他说出各个不同国家的名字。我们的许多读音他们全不知晓。的确,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你在他们追踪我们的语言目标和他们真实摹仿的发音之间,几乎不能描绘一个共同之处。英格兰德变为”英格赖特利“--佛郎西是”泼兰赛“,--罗刹是”俄罗叟喝“。
    “3月26日 拜访了一位第一次在专员身边遇到的人,他已经阅读了我们的书籍。他说,这些书籍是违背中国法律的。
    “5月13日  钦派专员再一次有时间处理机密事务。我付出一下午时间给他进行地理知识教授。我和他一起专心探究。他制作的地图是很准确精密的佳作。在他视野中,十分看重的是世界的概要的观念--疆域、政治重要性、商业贸易,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相比其他平常国家,他对英吉利、米利坚、佛郎西的知识,予以最深切的特别关注。”15
    台湾中央图书馆特藏室,藏有徐继畬《瀛环志略》最初手稿--《瀛环考略》第一稿全套图文连封面100页(每页双面)。去台湾的方闻先生生前将此稿本复印,寄回家乡的五台县徐继畬纪念馆。第1页写道:
    “道光癸卯冬,余以通商事久驻厦门,米利坚人雅裨理者,西土淹博之士,挟有海图册子,镂板极工,注小字细如毛发,惜不能辨其文也。暇日引与晤谈,四海地形,得其大致,就其图摹取二十馀幅,缀之以说,说多得之雅裨理。参以陈资斋《海国闻见录》、七椿园《西域闻见录》、王柳谷《海岛逸志》,泰西人高厚蒙求诸书,题曰《瀛环考略》,未得其详,故名之曰略也。中土之山经地志,代有撰述,其书充栋。至於方域之外,文士亦多卮言,然其说恢谲,其文瑰异,考之事实,或不尽然。泰西人工於泛海,数万里一苇可航,所至辄绘图而归,故其图颇为可据,非尽如博望之凿空也。方今圣泽覃敷,海外诸国鳞集仰流,帆樯萃集,其疆土之广狭,道里之远近,任边事者,势难已於咨询。此说虽略,聊以为嚆矢云尔。
    甲辰秋七月山右徐继畬识”16
    从这段题识判断,此稿完成于1844年。对美国独立战争后,推举统领(州长)、总统领(总统)的过程,继畬作了兴趣盎然的记载:
    “兀兴腾既得米利坚之地,与众议曰:得国而传子孙,是私也。牧民之任,宜择有德者为之。分其地为二十六部。每部正统领一,副统领一,以四年为任满,集部众议之,众皆曰贤,则再留四年(八年之后,不准再留)。否则推其副者为正。副或不协人望,则别行推择。乡邑之长,各以所推书姓名投匦中,毕则启匦,视所推独多者立之。或官吏,或庶民,不拘资格。退位之统领,依然与齐民齿,无所异也。二十六部正统领之中,又推一总统领,居於京城,专主会盟战伐之事,各部皆听命。其推择之法,与推择各部统领同,亦以四年为任满,再任则八年。自兀兴腾至今,开国六十馀年,总统领凡九人。今在位之总统领,勿尔吉尼阿部所推也。……
    按,兀兴腾,异人也。起事勇於胜广,割据雄於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17
    上述记载和评论,抓住了通行世界的民主政治程序的选票、竞争、参与、任期等本质特征,尽管他没有把“各以所推书姓名”的那张纸叫做选票。写了删,删了加的“几于天下为公”六字,智慧地实现了西方民主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的接轨。这就充分表明他成功地为中国引进西方民主思想的价值体系。
    香港李志刚牧师注意到,《瀛环志略》仍旧保留上述按语,只是将“兀兴腾”改为“华盛顿”。徐继畬撰写《瀛环考略》之前,裨治文于1838年已出版《美利哥合省国志略》,1844年梁廷枬撰《合省国说》,两书均译称“华盛顿”。足见徐继畬撰写《瀛环志略》之时,论及美国民主政制及对华盛顿的赞词,实非参引他书,而是从雅裨理牧师直接传授。18
    1832年5月裨治文在广州创刊并主编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出版长达20年,全部20卷保存在中外多家图书馆,是研究鸦片战争前后中外关系的重要文献。该刊于1844年5月号选登雅裨理从鼓浪屿寄出的1843年11月至1844年3月的日记。这段时间内,除2月29日的以外,关于与徐继畬及其部下接触的日记都刊登出来,经过增删,文意更加连贯,限于篇幅不再征引。
    接替裨治文主编《中国丛报》的卫三畏(Samuel W. Williams 1812-1884),在1851年即该刊的最后一年发表评论,用25页篇幅,详细分析了《瀛环志略》的内容和意义。他赞扬徐书是“沿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并提出,徐继畬已经充当了中国现代世界观的创造者和宗师的历史性角色。卫三畏在评论中追记徐雅厦门对话时说:“他于1844年1月到达那里,通过水师提督、舰艇军官和其他官员,听到许多关于停留在那里的外国人的情况。也许他在这时,已经计划撰写他的著作,因为雅裨理牧师谈起他时曾说,‘他是我迄今见过的中国高级官员中最爱寻根究底的人’;雅裨理在同时的日记中写道,他曾向徐继畬提供过地图和地理资料。同年5月,徐继畬再次来到厦门。雅裨理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和他面对面交谈,给了他更多地理和历史的知识。‘他是大方和友好的’,雅裨理先生在日记中写道:‘当我尽力而为之后,显然他已经获得相当可观的知识;然而,徐继畬如饥似渴想了解的是世界各个中央王国的真实状况,这远胜过他对天堂真理的追寻。’”卫三畏显然利用了雅裨理寄给《中国丛报》的日记底稿。19
    卫三畏对徐继畬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致此后若干年,他在修订关于中国的不朽报道、19世纪在美国有相当广泛的关心中国的读者的《中国总论》时, 至少四次提起徐继畬。卫三畏书中说, 徐是鸦片战争以后,“沿海官员中能够看到其结果很可能是持久的和严重的”“少数几个富有思想的人”之一。他“比他们在京城的上级能更好地领悟,‘西洋人’在五个开放口岸的出现,对(中国)输入了持久的势力”。卫三畏引证说, 徐继畬是在厦门接待美国传教士雅裨理、文惠廉以及甘明博士的地方官员之一。徐“到他们的住处,在这里, 他们就有机会回答他关于域外国土、风俗习惯的理性询问”。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