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徐雅厦门对话与中国民主思想的开端刍议(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近代中国网 任复兴 参加讨论

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路标
    南开大学刘泽华教授主编的143万字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从商代甲骨文,考察到鸦片战争前的龚自珍,在这三千多年的时段内,均未发现民主思想的蛛丝马迹。书中对民本论与民主思想的区别,剖析得甚为透彻。最后一章的题目是“龚自珍与古典政治思维的终结”。那么,谁是中国民主新思维的开创者呢?本文的考证论述意在说明,徐继畬和雅裨理的厦门对话,构成中国民主思想的最早传播链。中国民主思想的第一座路标,应该设定在厦门对话和《瀛环志略》初稿写成的1844年;另一座重要路标,应该设定在《万国公法》出版的1864年。
    这两部书在日本、在美国也产生广泛深远影响。1848年, 美国为华盛顿纪念塔奠基,向世界征集纪念物。传教士帮助宁波府向美国赠送了一块高约1.3米、宽约1米的花岗岩石碑,用中文刻有徐书赞美华盛顿总统的两段按语。这块石碑至今嵌在该塔内西壁200多英尺的高度(碑文略)。
    华盛顿纪念塔高555英尺,是美国首都最高的建筑物。哥伦比亚特区市政府规定,所有华府的建筑不得高于该纪念塔。徐继畬为中国引进西方民主思想的标志性言论,被安放在美国首都的标志性建筑中。台湾学者张其昀认为:“松龛先生当满清专制之时代, 独能远识美国开国政治,符于孔子天下为公之遗意,创为推举之法,公器付之公论,实为中国首先倡导民主政治之人物。其后,国父(孙中山)革命,使中华民国成为亚洲第一共和国,而溯其渊源,当以松龛先生之议论为称首。此则《瀛环志略》一书, 最早亦最大之贡献也。” 36
    1998年6月29日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Precident Bill Clinton)在北大演讲说:
    “从我在华盛顿特区所住的白宫往窗外眺望,我们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纪念碑高耸入云。这是一座很高的方尖碑,但就在这个大碑邻近有块小石碑,上面刻着:米利坚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些话并非出自美国人,而是由福建巡抚徐继畬所写,1853年中国政府将它勒石为碑作为礼物赠送给我国。
    我十分感谢这份来自中国的礼物。它直探我们作为人的内心愿望:拥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有不受国家干预的言论、异议、结社和信仰等自由。这些就是我们美国220年前赖以立国的核心理想。这些就是引导我们横跨美洲大陆登上世界舞台的理想。这些就是美国人今天仍然珍惜的理想。”37
    克林顿热情的演讲再次表明,这个星球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的人民的心灵沟通,并不很难。克林顿演讲中的碑文汉译英,采用了我在1997年华盛顿纪念徐继畬仪式上提供给双方人士的译法, 说明参加仪式的美方人士参与了他的访华准备。美国严格保护这块汉字碑,我想拓一张拓片却未能如愿,但并不令人失望。应该坚信,如徐氏父子所言,人的天性是爱自由的。徐继畬的这些精思伟论,不但镌刻在石碑上,也镌刻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心坎中!
    注释:
    1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第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第5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3 同上,第4页。
    4 参见费正清著,薛绚译:《费正清论中国,中国新史》,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
    5 《易纬·乾凿度》,转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第298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6 沈桂芬:《皇清诰授资政大夫例晋光禄大夫头品顶戴太仆寺卿前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翰林院编修松龛徐公墓志铭》。
    7 引文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7集第302页,《钦差大臣耆英奏为请派各口办事人员并请将咸龄留在苏省委用片道光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朱折)》,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又据白清才等编、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版《徐继畬集(三)》第3页,道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徐继畬《奏报接印署理福建巡抚日期并谢恩折》:“至福州、厦门通商事务,臣系奉旨专派之员,尤当揆度机宜,禀商督臣妥协办理。”参照当时英文材料,可称他为“钦派专员”。五台县徐继畬纪念馆藏有他让书手抄录的五口开放初期的在关奏疏一册,徐继畬在封面题写了“通商通行事宜”六字。“通行”二字,指处理传教士传教漫游等与通商无关的事项,一般只说的“通商”概括不了这些后来引起重大麻烦的事务。
    8 引文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7集第752页,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日(军录)《闽浙总督刘韵珂奏为密陈闽省洋务繁重急须得人请敕鹿泽长来闽襄办折》。
    9 参见常赞春编:《山西献征》民国铅印本,《清史稿》咸丰帝本纪。
    10 沈桂芬:《皇清诰授资政大夫例晋光禄大夫头品顶戴太仆寺卿前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翰林院编修松龛徐公墓志铭》。
    11 关于徐继畬、同文馆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创问题,参加2002年山西省纪念徐继畬暨中国高等教育开创研讨会的中外学者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不久可集集出版。台湾已经有关于同文馆的两部专著。同文馆事件参见拙编《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有关学者的论述。
    12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美关系史料·同治朝》第475-476页,台北1968年。
    13  引自笔者从五台县购得徐继畬手写朱色奏稿。
    14 对雅裨理的这段简短介绍,主要参考:李志刚:《从〈瀛环考略〉探究徐继畬与美国基督教士雅裨理牧师之交游》,见李志刚编:《基督教与近代中国论文集(二)》,台北,基督教宇宙光传播出版中心,1993年;卜沃文著、李华德译:《雅裨理的生平》,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63年。
    15 《雅裨理日记》1844年原件的复印件,美国新泽西州新拔兰士威神学院图书馆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