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谈当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贵阳师范学报》 吴雁南 参加讨论

粉碎“四人帮”以来,史学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可以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史坛上即将涌现出一批德才出众的学者和专家, 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也感到当前一些史学家提出的一些治史原则和口号,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为什么而研究历史?这是每一个史学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有的史学家出于对“四人帮”“研究历史是为了斗争需要”的实用主义原则的愤慨,提出研究历史不要为政治服务的主张,有的更明确提出“为历史而历史”的口号。
    历史研究要不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一个治史方向问题,是含混不得的。
    历史研究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阶级社会里,历史学从来就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不可能独立于学术之外。以我国的史学为例,中国历史上的奴隶主、封建地主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是利用历史学为他们的政治服务的。我国奴隶制时代最大的一部历史著作《春秋》,实际是“孔子的政治学”。①在我国封建社会,有名的一部编年史,叫做《资治通鉴》,从它的书名,就知道作者司马光之所以要著这部书,就是为封建统治者提供统治人民的经验,讲的是封建政治学。迄至清末,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刘成禺的《太平天国战史》,章太炎、刘师培、陈去病等在《国粹学报》上发表的许多史学文章,无不是为当时反清斗争服务的。历史学之所以不可能独立于政治之外,是因为迄今为止它主要是研究阶级社会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带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作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学也不应当例外,必然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提出“为历史而历史”的同志,把历史学看作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一门学术,这是不符合这一门学科本身的特点的,也是讲不通的。
    第二,从研究历史的目的来看,决不是要引导人们向后看,发思古之幽情;研究祖国的昨天,更主要是为了今天和明天。有的同志认为,提出历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会把历史研究局限于“为当前斗争服务”的狭窄范围,使历史研究出现许多空白点,不利于历史学的发展。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怎样理解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笔者认为,在当前,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主要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体会叶剑英同志这一论断,每个为社会主义事业增砖添瓦的史学工作者都是在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说得具体一点,凡是发掘、整理祖国优秀的历史遗产、为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历史科学的学术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都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如果这个理解不错,历史研究所包括的内容就非常丰富,其领域就非常广阔。它不仅需要研究历史科学的理论,而且需要对历史事实作严格的考证;它不仅需要研究一些带规律性的重大问题,而且需要对典型的人和事进行深入的研究;它不仅需要研究近代的历史,而且需要整理、研究古代的历史,批判继承祖国的优秀历史遗产。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干扰,曾经出现过一些不利于发展历史科学的条条框框,把历史研究限制在狭窄的范围之中,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大破坏,把历史学一度逼进了实用主义的死胡同。这个历史经验,应当永远吸取。但是,我们应当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度,来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决不能采用形而上学的“对着干”的立场,从根本上否定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一根本方向。因此,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我们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无产阶级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高度结合的,史学工作者只有直率而公开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研究历史,才能推进历史科学的发展。有的同志认为,强调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即强调历史科学的政治性,就会损害它的科学性。这也是错误的。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奴隶主、封建地主、资产阶级手中的历史学,无不充满着偏见,只有无产阶级的史学才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科学。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只有客观地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才能证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必定会实现。恩格斯指出:“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于工人的利益和愿望”。②因此,只有无产阶级的历史学才能够做到占有充分的材料,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看待问题,尊重客观的历史事实,实事求是。马克思指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③这就是说,只有最客观地研究昨天,才能懂得今天。可见,要使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首先就必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地考察历史事件的各个方面,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无产阶级史学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正确处理历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关系,不仅不会削弱它的科学性,而且会促进历史科学的发展。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古与今、科学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中有认识问题,也有工作的轻重缓急的安排问题。但是,从无产阶级史学的根本特点来看,它的科学性与政治性的高度结合,决定了我们可以和能够处理好科学性和政治性的关系。而这一点,却是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的史学不可能做到的。林彪、“四人帮”叫嚷研究历史要“为现实斗争需要”,把历史科学糟踏得不成样子,他们所搞的那一套完全是主观唯心主义,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研究。这正是剥削阶级反动史学特征的反映,同无产阶级的历史研究是毫不相干的。
    提出“为历史而历史”的同志以为,历史研究一旦脱离政治,就可以客观地研究历史问题。其实,在阶级社会里,每个人总是以一定的阶级为立足点,其思想言论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不可能有一种超阶级的立场,也不可能有一种凌驾于各种阶级之上的史学观点,而他们所倡导的所谓“客观地研究历史”,并不能引导人们客观地揭示人类历史的规律和真实面貌,去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新世界而斗争,而只能是把人们引向脱离政治的道路上去。那是没有出路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