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读《庄子•让王》(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浙江社会科学》 晁福林 参加讨论

《让王》首述尧、舜让王之事,所述内容适为庄子后学三派对于同一问题的回答。子州支父婉拒尧的让王代表了庄子后学的入世派的看法,这派学者认为,人还是要有所作为的,圣人帝王并非不好,“王天下”之事也并非不要紧,但是,“‘天下’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仅此而已。《让王》篇述因为越人三世杀君,而王子搜坚决不为王之事,谓“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可见只要没有危险为君也并非不行,但王子搜将生命看得比君位更重要。本句的“无以天下为者”,并非如成疏所谓的“忘天下者”,而是不将王天下作为首要之事者,这种人贵生而遵循自然,能够治理好天下,因此才“可以托天下”。这种人也不是如林氏所云“不欲为天子”,而是将为天子放在贵生之后。这一派学者坚持认为除生命之外,天下是为“大器”,“王天下”即为“至重”之事,所以说贵生派与入世派其思想融汇之处,即在乎此。本章载子州支父的答辞谓“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其言外之意强调不是不欲治天下,不是不想有所作为,只是由于要先治微恙而无暇治天下。这一派的回答以入世为主旨,但亦汇合了贵生的思想。《吕氏春秋·贵生》篇引此,与《让王》有两处不同,一是《让王》之“治天下”,《贵生》作“在天下”;一是《让王》“无以天下为”,《贵生》改作“不以天下害其生”。按,前一处不同仅在于用字之异,“在”有察意,与“治”并无本质区别。而后一处不同,则体现了庄子后学的贵生派与入世派关注焦点的区别。贵生派在于人的自我生命;入世派在于人的有所作为。前人或谓《让王》篇“皆是隐者之事之言”;或谓“《让王》篇的意思两言以蔽之,曰‘让王位,甘贫穷’,自然是隐逸者的说话”(罗根泽:《诸子考索》第307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按,此说似太过绝对。除隐逸派之外,《让王》篇中也有贵生派与入世派的思想显现。《让王》篇下述越王子搜“不以国伤生”之事,再次表达了贵生之旨与入世的倾向,并且总结此事谓“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与本句所谓的“唯无以天下者,可以托天下也”的思想如出一辙。可以说庄子后学的贵生思想,固然可以引伸到隐逸出世,但它并不反对入世、治国、为君,只是将入世摆在贵生之后而已。由此而论“贵生”思想也未必完全导致隐逸出世。就《让王》篇而言,其中实蕴含了不少入世与有为的思想,将其完全视为隐逸者说,是不可取的。
    
    《让王》首章需要考析的另一个问题是子州支伯与子州支父是否为一人。经文述尧欲让王位于子州支父之事以后,紧接着又谓“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关于“子州支伯”,成疏“犹支父”,《释文》引李颐说“支父,字也,即支伯也”,论者多以此为据而断定两者为一人。郭庆藩《庄子集释》与陈鼓应《注子今注今译》皆引俞樾说谓“《汉书·古今人表》有子州支父,无支伯,则支父、支伯是一人也”。为什么一人而二名呢?钟泰解释说“舜时支父年长矣,故称之支伯”(《庄子发微》卷五)。
    今按,《汉书·古今人表》无支伯之载,并不能作为证据。不见乎此表的古人或传说中人甚夥,不可依此而武断人名的分合。无论是支父,抑或是支伯,皆寓言中人,二者是否为一,本无须深究,但于此则跟理解文义有一定关系,故需略作辨析。支父、支伯与尧、舜一样,为传说中人物,所以亦须以古史传说的概念来理解。在古史传说中,尧到晚年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他曾经给“四岳”--即四方方国的首领--说:“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然后四岳才推荐舜为继承人。如果其有“让王”之事,那么也应当在这个时候,至少不会距离这个时候太久。如果说尧于此时欲让位于子州支父,那么子州支父的年龄当不会比尧小多少。依《吕氏春秋·尊师》篇有“帝尧师子州支父”的说法,他甚至可能比尧还要大些,如果说他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当不为过。而舜在帝位相传为三十九年。如果舜在晚年欲让王于子州支父,则是时支父必当超过百二十岁。此可信乎?《让王》篇述此固然是寓言,但寓言毕竟要编得让人信服,而不会悖于情理。就情理分析,《让王》篇述尧舜让王事的子州支父与子州支伯必当为二人。古人称“父”与“伯”并无年龄之区别,谓支父年老而称支伯之说,是不大可靠的。明代王世贞《读书后》疑支父、支伯是父子,虽无其它材料可资旁证,却可以视为一种合乎情理的推测,陈奇猷先生据此而谓“支父、支伯系二人,不可相混”(《吕氏春秋校释》上册第77页,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是可信的。
    
    道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隐逸之士颇有关系。《让王》篇的“善卷”就是一位隐士。是篇载“舜以天下让善卷”,卷善其人又见于《吕氏春秋·下贤》篇,名作善绻。是篇载:“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原来,善绻(卷)是一位传说中的有道之士,《让王》篇说他逍遥自得于天地之间,“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正是一位隐士形象。
    《庄子》书中的隐士,一类是传说中的人物,如许由(《逍遥游》、《让王》)、齧缺、王倪(《齐物论》)、被衣(《天地》)、广成子(《在宥》)。一类是现实中的隐士,如楚狂接舆(《逍遥游》、《人间世》)、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子舆(《大宗师》)、伯成子高(《天地》)。隐士生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要如同“藐射姑山”上的神人的那样,“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这种“吸风饮露”的境界毕竟不是生活的现实,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那就是“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过着这样生活的人可以称为“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刻意》)。然而这些人还算不得真正的隐士。
    这一类所谓的“隐士”若仅仅逃身于山林,庄子学派认为这仅仅是刻意所为的形式。这样的归隐山林,很可能是身隐而心不隐,“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于魏阙之下”(《让王》)。因此真正的隐士不在于身隐,而在于“德隐”,“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缮性》)。这种人虽然混迹于市井,但却能够得道,能够成为真正的隐士。庄子其人并没有逃遁于山林,而是在市井中生活,为衣食而奔波忙碌,其后学所赞赏的“德隐”的隐士盖出乎庄子的形象。
    本章所述舜欲以天下相让的善卷,其生活状态是“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可以说就是庄子后学所推崇的真正的隐士。《让王》篇所载此事,为我们认识庄子及其后学的隐士观很有启发。庄子所向往的应该是《逍遥游》《齐物论》等篇章所描述的“神人”,而他本人则只能在贫穷的市井生活中挣扎,逍遥的思想并不能长久地抚慰辘辘饥肠。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庄子不得已而只能以大隐隐于市聊以自慰。如果说庄子十分向往那归隐的形式,十分羡慕自己所想像出的“神人”、“真人”的潇洒,那么其后学则完全抛弃了这形式,而只强调“德隐”。在这方面,后学要比老师现实得多,《让王》篇中所反映的入世、贵生、隐逸思想的相融,从总体上表现了庄子后学入世的倾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