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幡与牙旗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历史文物》 扬之水 参加讨论

一 幡
    就广义而言,幡是旗的一种。史言王濬有“大志”,欲使门前“容长戟幡旗”(《晋书》卷四十二),幡旗并举,可见二物正以类相从。但幡的形制又不同于旗,主要的区别是其幅面竖垂。司马相如《大人赋》“垂绛幡之素蜺兮”,描述的正是这种情形。然而此下垂之幡幅面极易飘动,赋因随之形容道“载云气而上浮”,亦即《释名·释兵》所称“旛,幡也,其貌幡幡然也”。《诗·小雅·巷伯》毛传:“幡幡,犹翩翩也。”其状与《楚辞·九章·悲回风》“漂翻翻其上下兮”之“翻翻”,适相仿佛。
    幡以竖垂而区别于横展之旗,乃因旗初时不书文字,而幡则“题表官号,以为符信,故谓信幡”(崔豹《古今注》)。信幡,亦称棨(綮)信。它的实物曾于甘肃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为西汉晚期遗物(注:李学勤:《谈“张掖都尉棨信”》,《文物》1978年第1期。)。 幡用绛帛制成,以小篆书“张掖都尉棨信”六字。因原物出土时“已团成皱折,绢面已破损,虽经修整亦未能恢复原貌”,故笔画略带蜿蜒(注:《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一)图版说明页44,徐祖蕃文,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说文·叙》云“鸟虫书所以书幡信”,徐锴《系传》“旙”下引萧子良《五十二体书》曰“信幡以鸟书”。但《汉书·艺文志》云:“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则幡信固不必皆用鸟虫书,上述棨信即其证,因为以正书题表官号,更昭然而易辨。信幡的形象,汉画像石中亦有见,如1987年徐州贾汪区青山泉出土的一件(注:《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图版80,山东美术出版社等,2000年。)。其轩车前有骑者持幡,只是为表现手段所限,幡上未刻出官号,但却仍有似用来代表文字的凹凸纹。其行列中有缚手被械之人,则所表现的或即讨有罪的情景。而前驱张幡,原是用以标明主事者的身分地位和权力。
    尚有某一类幡,虽未题写官号,亦未如棨信之正规,却同样为仪仗之属。如《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所收简文:“九枚币谨遣尉史承赍弩靳幡谒府”(57·11)(注:谢桂华等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虽前有缺文,但大意仍可通晓,即曰一位名承之尉史,受命持弩靳幡以行,谒见郡太守。简之“靳”,通“旂”,居延简中常见“靳干”、“靳幡”之称,如《合校》49·4、10·7,等等,可证。则此“旂幡”施之于弩。出行行列中前驱持弩本是格外煊赫之事,司马相如官拜中郎将,建节邛笮,“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汉书》卷五十七下),即其例。崔豹《古今注》:“两汉京兆、河南尹及执金吾、司隶校尉,皆使人导引传呼,使行者止,坐者起,四人皆持角弓,违者则射之,有乘高窥阚者亦射之。魏晋设角弩而不用。”此将导引持弩的用意说得很清楚。不过弩上如何张幡,却疑莫能明。此疑之释,在于相关之图像的发现。其一为四川彭州汉墓出土的画像石。画面上,两名导引肩负大弩,以弩弓充幡竿,以幡的幡面之大,而足征仪卫之盛(注:《巴蜀汉代画像集》,图141,文物出版社,1998年。 )。《汉书·郊祀志》云,汉伐南越之际,“告祷泰一, 以牡荆画幡”,“为泰一鏠旗,命曰灵旗”,颜注:“以牡荆为幡竿。”可见汉代幡竿不拘一格。此处则在弩弓下悬幡,正所谓“弩靳幡”。其二为河北安平逯家庄东汉壁画墓的出行图。其北壁第二层、南壁第一层、东壁第三层,均有两两为列,各肩弩靳幡驰行在车前的四骑(注:《安平东汉壁画墓》,图4、7、27,文物出版社,1990年。),弩上所悬之幡与“张掖都尉棨信”之长宽比例接近, 与徐州青山泉画像石之幡轮廓亦相仿,惟幡的边框绘作红色,更觉鲜明。
    幡本有号令之用,“麾军进战”自然也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注:《资治通鉴》卷八十三胡注:“白虎幡以麾军进战……”。)。《通典》卷一四九引魏武《步战令》:“临阵皆无讙哗,明听鼓音,旗幡麾前则前,麾后则后,麾左则左,麾右则右。”军事之外,幡又可用于指麾卤簿。《晋书·职官志》云武帝为晋王时,以陈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武帝每出入,勰持白兽幡在乘舆左右,卤簿陈列齐肃。太康末,武帝尝出射雉,勰时已为都水使者,散从。车驾逼暗乃还,漏已尽,当合函,停乘舆,良久不得合,乃诏勰合之,勰举白兽幡指麾,须臾之间而函成”。为使所挥之幡更加醒目,或在幡上增益饰件,即在幡胡施牙。牙亦称齿或锯齿。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所出“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与旌旗类物品如旃、麾、旌、幢等列在一起的,有“乘与(舆)幡胡锯齿六百□”,“幡胡□□锯齿十六万四千一十六”(注:《尹湾汉墓简牍》,页105、110,中华书局,1997年。)。称作“幡胡锯齿”,自然是组成幡旗的部件。
    旌旗之胡部饰牙,其制已见于先秦。《礼记·明堂位》述三代旗制,曰“殷之崇牙”,郑注:“殷有刻缯为重牙,以饰其侧,亦饰弥多也。”其形制见于金文(注:吴大澂:《愙斋集古录》,册十八,叶六,涵芬楼影印。)。而用于号令的幡上之牙,以其为士众所瞻,影响更大,寖假而旃、幢亦有饰牙者。
    旃上饰牙之例,见于甘肃嘉峪关三号魏晋墓壁画(注:《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彩版二:1、2,文物出版社,1985年。)。旃,亦作旜。《周礼·春官·司常》:“通帛为旜。”郑注:“通帛谓大赤,从周正色,无饰。”《尔雅·释天》:“因章曰旃。”郝懿行《义疏》:“‘因章’者,谓因帛之色以为章,不加文饰,故《司常》谓之‘通帛’,《尔雅》谓之‘因章’。左氏《僖廿八年》〈正义〉引孙炎曰:‘因其缯色以为旗章,不画之’,是也。”可知旃即不施文饰的帛旗。旃出现在宋聂崇义编定的《三礼图》中,与早期的形制,也还没有很大的不同。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一一五号墓所出竹简有云:“色别,五百以旃上齿色别,士吏以下旃下齿色别”(374)(注:《上孙家寨汉晋墓》,页191,文物出版社1993年。)。三号墓壁画所绘之旃周边装饰出来的齿状物,应即竹简中说到的旃齿。
    牙幢则见于此墓壁画的营垒图中(注:同注⑩,图版86:1。此为黑白图。彩图见《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卷十二,图版31,文物出版社,1989年。)。《释名·释兵》:“幢,童也,其貌童童然也”(注: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童童’,当读《诗·采蘩》‘被之僮僮’之僮。《笺》云:‘僮,竦敬也’。”)。甘肃酒泉西沟魏晋墓出土的一件彩绘砖,上绘执幢者,榜题“童(幢)史”(注:《甘肃酒泉西沟村魏晋墓发掘报告》,图88,文物1996年第7期。),故可确认无疑。幢又称幢盖,为“将军刺史之仪”(注:《文选》卷五十七潘岳《马汧督诔》“殊以幢盖之制”,李善注:“幢盖,将军刺史之仪也。”)。至南北朝,幢并且成为一种军队编制,《宋书》卷四十五《刘怀慎传》:“时世祖分麾下以为三幢,道隆与中兵参军王谦之、马文恭各领其一。”又卷四十九《蒯恩传》言其“以宁远将军领幢”。史籍所见又有作为军队编制之标帜的“牙幢”。《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云孙权遣陆逊往讨费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三号墓壁画营垒外所插胡部饰牙之六幢,应即牙幢。而朝鲜安岳冬寿墓壁画出行图中走在鼓吹之前的执幢者,所执之幢,亦与嘉峪关三号墓壁画营垒外所插之牙幢同制(注:洪晴玉:《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和研究》,图12,《考古》1959年第1期。冬寿墓时属东晋, 其时晋封冬寿为侯,拜为乐浪、昌黎、玄菟、带方四郡太守,及“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平东将军、护抚夷校尉”。)。
    与幢同列为“将军刺史之仪”者,又有鼓吹。此制早见于汉。《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云,建初八年,“拜超为将兵长史,假鼓吹幢麾”(注:李注:“横吹、幢麾,皆大将所有,超非大将,故言假。”)。此制晋亦如之。《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云“加侃奋威将军,假赤幢、曲盖、轺车、鼓吹”。以是至于南北朝,幡又成为“鼓吹”之部乐器上面的装饰。河南邓县南朝墓所出彩色画像砖之鼓吹图中,两人手执长角,角的一端系彩幡(注:《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6期,封面。)。 《太平御览》卷三三八引晋庾翼与燕王书曰:“今致画长鸣角一双,幡毦副。”文献与实例恰可互相对照。此后它更明文载入史志,成为仪卫卤簿中的定制。如《唐六典》卷十四“鼓吹署”条下,注云:大驾,“长鸣、中鸣、大小横吹五綵衣幡,绯掌,画交龙,五采脚;大角幡亦如之”。所谓“掌”,即“下方而上两角微椭”者(《元史·舆服志》“仪仗”条),亦即邓县彩画砖长角上总系彩衣之半圆状物。
    幡并且成为兵器上面的装饰。《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言孝文帝率众往寿阳,“槊多白真毦,铁骑为群,前后相接,步军皆乌楯槊,缀接以黑暇蟆幡”。又《隋书·礼仪志》曰南朝陈造五辂,“加棨戟于车之右”,“兽头幡,长丈四尺,悬于戟杪”。敦煌莫高窟第二八五窟西魏壁画“五百强盗成佛”中的兵士手中所执之槊,槊上即缀幡。尤堪注意者, 为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壁画中出现的幡。其墓道西壁壁画,一侧绘系幡之门戟,一侧绘持兵器者,所持之器也系长幡,且所系之幡更为长大。前者绘兽面,后者绘虎头(注:《河北古代墓葬壁画》,图版46,文物出版社,2000年。 )。《古今注》“信幡”条下云,“乘舆则画为白虎,取其义而有威信之德也”,“高贵乡公讨晋文王,自秉黄龙旙以麾是也,今晋朝唯用白虎幡”。可知白虎幡由信幡发展而来,而地位特尊(注:白虎幡当是从信幡发展而来,由史书所载诸多事例,可知白虎幡乃代表朝廷诏命,如《太平御览》卷三四一引王隐《晋书》云:“河间王伐齐王,(长沙王乂径入宫发兵攻冏)火烧观阁及千秋、神虎二宫门,冏盗白虎幡,唱云长沙王矫诏。”又《南齐书》卷三十八《萧颖胄传》云刘山阳出任南州时,“谓人曰:‘朝廷以白虎幡追我,亦不复还矣’”。),非寻常之幡可比(注:凡讨伐、平乱、招降、宣慰,诸王及军事统帅皆可以白虎幡作为号令与符信。如《魏书》卷九十六记东晋事,云王恭与庾楷起兵,会稽王司马道子领兵以距,“以尚之为豫州刺史,率弟恢之、允之西讨楷等,皆执白虎幡居前”。又《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云宋后废帝刘昱时,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攻入建康,时“太祖(即此后之齐高帝萧道成)方解衣高卧,以安众心,乃索白虎幡,登西垣”,“大破之”。招降之例,如《魏书》卷五十一《封敕文传》,云边固、梁会与秦、益杂民万余户据上卦东城反,攻逼西城,秦、益二州剌史封敕文拒却之,“敕文以白虎幡宣告贼众曰:‘若能归降,原其生命。’应时降者六百余人”。宣慰之例如魏书卷十八《太武五王传》云“(元)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瓌于柔玄、怀荒二镇间”。此外,《宋书·百官下》述殿中将军、殿中司马督之职,云“朝会宴飨,则将军戎服,直侍左右;夜开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天子夜间出入禁门,亦须以白虎幡为凭,事见《宋书》卷六十三《王昙首传》。)。茹茹公主墓壁画中所见绘虎头之幡,虽未有直接的证据确指为白虎幡,但亦庶几近之。隋唐以后,仪卫卤簿中的兵器,如戟,如仪鍠,其上系幡,亦成定制。即本文开篇说到的信幡,北魏时,已列在仪卫卤簿(注:《魏书·礼志四》:“天赐二年初,改大驾鱼丽雁行,更为方陈卤簿”,“王公侯子车旒麾盖、信幡及散官构服,一皆纯黑。”),唐宋以后,它的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王建《宫词》:“未明开著九重关,金画黄龙五色幡。直到银台排仗合,圣人三殿对西番。”《宋史·仪卫六》云:“幡本帜也,貌幡幡然。有告止、传教、信幡。皆绛帛,错采为字,上有朱绿小盖,四角垂罗文佩,系龙头竿上。其错采字下,告止为双凤,传教为双白虎,信幡为双龙。”所述与王建咏者颇相一致。明人王圻等编《三才图会》,仪制编中的“信幡”,亦同此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