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权派一心分裂祖国的图谋和野心不死,江泽民不久前正式提出“时间表”问题,认为台湾问题决不能久拖不决。在江泽民所发表的讲话和一系列部署中,有两点是很明显的:一是“两个不变”,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不变,两岸民间性的经贸文化交流往来政策不变;二是“一个准备”,即不要对李登辉为代表的台湾分裂势力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既要力争按“一国两制”原则和平统一台湾,又要作不得已情况下必须采取非和平手段的准备。万一不得不采取非和平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台湾海峡的和平。 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但这个问题的解决却遇到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和干扰,情况是相当复杂的。究竟如何对应?我觉得江泽民的做法也是很明确的,尤其是对美国,所采取的方针是既联合又斗争。美国的对华政策有其两面性,并且是不稳定的。对其所承诺的“一个中国”和“三不支持”(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参加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政策,应表示积极的欢迎和赞赏态度;然对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三不支持的做法和行动,包括对台军售在内,则应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进行了以上探讨和研究后,笔者认为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关于统一祖国的战略思考,值得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点,集中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一百多年来,外国侵略势力或反华势力,它们对付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以华制华”,“分而制之”。历史的教训绝不可以忘记。 (二)他们关于统一祖国的战略思考,由于时代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也各有不同特点。对于台湾问题,毛泽东在一个时期主张以武力解决为主,但从不排除在可能条件下以和平方式解决;邓小平鉴于国内形势的变化,适时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但也始终不作放弃武力解决的承诺;江泽民则根据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态势,把邓小平提出的这一方针加以深化,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对策和做法。 (三)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毛泽东、周恩来时代的后期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国两制”的雏形,邓小平使之走向完善化、科学化和理论化,江泽民则是使之走向实践化的推动者和执行者。江泽民在台湾问题上,还回答了未实现统一前的过渡时期“怎么办”的问题。 (四)关于战略思想和策略思想的具体运用问题。“一个中国”是战略目标,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进程中,又必须随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在政策和策略上灵活地加以调整和运用。在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时,毛泽东曾推动“联蒋抗美”;在现今美国承诺“一个中国”和对台湾“三不支持”时,我们同样可以推动“联美制独”。这个推动本身也包含着斗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