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创业与北朝蕃姓余裔(3)
三 李渊克定长安之后,很快受禅于恭帝,建立大唐,改元武德。这时当务之急乃是建立制度和扫平群雄。如果说李渊建唐是以大批蕃姓人物的拥戴为主要前提的话,那么,事关新生政权巩固和发展的这些问题,亦同样与北朝以来的蕃姓余裔息息攸关。 窦威等肇建朝廷典章制度。 窦威。族出鲜卑纥豆陵氏,唐高祖李渊之妻太穆皇后从父兄。窦氏家族子弟皆尚武,“独威尚文”。李渊克定长安,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帝尝云:“威,今之叔孙通也。”(28) 刘文静,高祖践祚,即拜纳言。时制度草创,帝命文静等对《隋开皇律令》进行修改,“遂制为五十三条,务从宽简,取便于时。”以后的《武德律令》即是在此基础上修完的。(29) 扫平群雄,完成早期的统一亦很为重要。那时,近在咫尺的薛举父子及据有关东的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等实际上对新生的大唐政权构成了包围的态势,直接威胁着她的生存。因此,扫平这些势力,势在必行。 高祖武德时期(618-626年),可以看成统一战争的早期阶段,主旨在削平内地群雄和使部分蕃区归于中央。这一阶段基本上是由蕃姓创业功臣和新附蕃姓人物完成的。 丘行恭,武德初,以光禄大夫从李世民讨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皆立殊勋。”尤其是,武德四年(621年),在一次讨击王世充的战斗中,李世民与随从将士相失,世民马中流矢而亡,是行恭以坐骑授世民,自己“于马前步执长刀,距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贞观中,太宗思其殊功,“诏刻石马以象行恭拔箭之状,立于昭陵阙前,”(30)是为驰闻中外的“昭陵六骏”之一。 屈突通,据姚薇元先生考证,族出库莫奚屈突氏。通本为隋大将,义宁元年(617年)被擒降渊,后从李世民平薛仁杲,又从讨王世充、窦建德,“论功第一”,因拜陕东通大行台右仆射。(31) 窦诞、窦德明。窦诞,窦抗子,从征薛举,为元帅府司马;窦德明,李渊妻太穆顺圣皇后兄之孙,从击王世充,频有战功,封显武男。(32) 尉迟敬德。族出羌人尉迟部,本为刘武周部将,武德三年(620年)降唐,从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园朗等,“累有战功。”(33) 闫立德。族出鲜卑,武德初,为秦王府士曹参军,从平东都。(34) 突地稽。靺鞨酋长,靺鞨旧称“勿吉”,为北朝蕃附。武德初,奉朝贡,高祖以其部置燕州,授突地稽总管。从讨刘黑闼,以战功封耆国公。(35) 党仁弘,武德初,大军东讨,以陕州总管,“转响不绝,”历南宁、戎、广州都督。“仁弘有材略,所至著声迹。”(36) 刘威,族出匈奴,代为部落大人。在讨击薛仁杲战斗中,兵败被执,不属而死;慕容罗睺,族出鲜卑慕容氏,以大将军从讨薛举,于高墌浅水原战殁。(37)更有安兴贵、安修仁兄弟,族出安国。武德二年(619年)受高祖派遣,共执李轨,以河西千里归国。兴贵固拜右武侯大将军,修仁拜左武侯大将军。(38)刘季真,族出离石胡(匈奴种),武德二年以石州降唐,授石州总管,赐姓李氏。(39) 丘和,丘行恭父,大业末,为交趾太守,隋亡,以州附萧铣。及铣平,和“以海南之地归国”,擢左武侯大将军。(40) 高士廉,族出鲜卑是娄氏,大业中,为治礼郎,见李世民非常人,遂以外甥女长孙氏妻之。隋末,谪为朱鸢之薄,交趾太守丘和署为司法书佐。武德五年(622年)与和“上表归国。”(41) 冯盎。本北燕(407-436年)主冯弘裔孙。后世聘越族(俚族)大姓洗氏女为妻,遂世为越族大首领。武德五年,盎以岭南数千里、二十余州降唐。高祖以其地置八州,授盎上柱国,高(州)、罗(州)总管,封越国公。(42) 此外,早在太原起兵前就劝李渊乘便代隋的窦抗、宇文士及,以及起兵元从功臣刘弘基、窦琮、史太奈等在武德初年的统一战争中,或“功殊”、或“勋居第一”、或“临难不屈”亦都屡立新功,重做贡献,以功进爵。 应当指出的是,武德年间的早期统一战争,基本上是在秦王李世民的指挥下进行的。因此,这些从征的诸蕃姓将领,为确保自己开国功臣的地位,遂甘当李世民蹀血禁门的工具。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的“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祖植,西魏赐姓侯优侯氏)等“并预密谋”。宇文士及、屈突通、独孤彦云、丘行恭等也都参与其事。事后论功行赏,“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各赐绢万匹”;高士廉拜侍中;宇文士及拜中书令;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后拜尚书右仆射;侯君集、屈突通等也各有封赏。是年八月癸亥(八日),高祖传位于李世民,建唐时期早期的统一战争基本结束。而统一战争的第二阶段,即对蕃区大规模用兵阶段,继于贞观三年(629年)开始。在北朝蕃姓余裔奠定的大唐创业基础之上,一大批新附蕃将,如东突厥的执失思力、阿史那忠、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铁勒契必何力等,又将唐朝的武功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对形成空前的蕃汉一统局面,做出了巨大奉献。(43)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型社会,当权者在民族观念和政策上,之所以不那么歧视所谓“异类”;之所以对蕃风胡俗的崇尚,能贯之如一,从大唐开国功臣多源自“夷狄”上,应当是不难找到答案的。 收稿 1993-06-17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