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太平天国诏书衙考辨(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朱从兵 参加讨论

据张德坚介绍,黄再兴在进入诏书衙前是卒长,而在进入诏书衙的一年零九个月后升为左史,职同将军,我们不知道他在诏书衙中担任何职。应该指出的是,黄再兴从卒长迁为左史,越级太多,他在诏书衙中可能是担任了某种重要的官职,极有可能就是诏书衙的负责人,即诏书。左史在1852年11-12月时是职同将军,但其地位在不断提高,到后来,左史是越过职同指挥而职同检点的。这一点,张德坚和谢介鹤的记载都是一样的。如按左史地位提高的速度,诏书在1852年11-12月时当职同总制。诏书与典诏命后来的官品均为职同指挥,而何震川最初任典诏命时是职同将军的,按理诏书最初的官品也当职同将军。但黄再兴在1852年11-12月时由诏书升任职同将军的左史,所以,诏书最初的官品当为职同总制,还不可能职同将军。如果黄再兴在诏书衙中担任诏书,负责诏书衙的工作,诏书编成,自是他的劳绩,升官非他莫属,而从职同总制的诏书升为职同将军的左史也比较正常,就不存在什么越级太多的问题了。
    在诏书衙中,除有诏书负责全衙的工作外,还有协理协助诏书。李寿春就曾担任过诏书衙协理,据张德坚《贼情汇纂》载:“伪殿前丞相东殿吏部一尚书李寿春……粗通文墨,颇有心计。初为诏书衙协理。”(注:《太平天国》第3册,第67页。)那么,在诏书衙工作的是些什么人呢?《贼情汇纂》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论述太平天国招贤制度的社会影响时指出:(部分知识阶层响应太平天国的招贤榜)“然所至之地,惟医卜星相,稍知字义,及乡俗浅学、市井狷才、江湖落魄、生计无资者,赴其招为一时衣食计,既至江宁,皆使入诏书衙,任以佣书之役,或徒困辱之,终不得美职。”(注:《太平天国》第3册,第114页。)应当说,在诏书衙工作的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知识阶层,“终不得美职”正好反映了他们长期在诏书衙工作的历史实际。这些人在诏书衙干些什么工作呢?也就是说,诏书衙有哪些职能呢?除前述负责编纂诏书外,诏书衙还有以下职能:
    第一,负责为太平天国各部门挖掘和培养文书人员。《金陵癸甲纪事略》载:“贼不识字,传伪令:凡读书识字者,悉赴伪诏书,否则斩,搜出匿者同罪,乃得数百人,使为诗及对,又试以伪示,合贼式者,分入各贼馆为书使,亦不打仗。”(注:《太平天国》第4册,第654页。)由于诏书是负责诏书衙工作的,因此,人们还常用它来代指诏书衙,正如一些地主阶级文人知识分子用典诏命代指诏命衙、用典镌刻代指镌刻衙一样。很明显,这里的所谓“伪诏书”不是指太平天国的文书名称,而是代指诏书衙。
    第二,负责管理太平天国的官册、兵册和家册等册籍簿本。张德坚对太平天国家册和兵册的介绍表明,诏书衙是太平天国管理家册和兵册的最高档案机构。他的记载说:“伪兵册,每一两司马造一本,呈本管卒长。每卒长合四两司马兵册,汇造一本,呈本管旅帅。每旅帅合五卒长兵册,汇造一本,呈本管师帅。每师帅合五旅帅兵册,汇造一本,呈本管军帅。每军帅合五师帅兵册,汇造一样四本,分送本管监军总制将军,及伪诏书衙。如有逃走增添,随时改造,节节呈送。”(注:《太平天国》第3册,第126页。)“伪家册,每军自军帅始,至伍卒止,人各一页,亦由两司马造送,层层汇转,如伪兵册之制。各军典官所属,亦造兵册家册,由各典官迳送本管总制,总制汇造送伪诏书衙。”(注:《太平天国》第3册,第127页。)涤浮道人《金陵杂记》有关诏书衙的记载也表明,其职能之一为管理家册和兵册:“贼掳得两广两湖稍知文字者为伪诏书,又掳胁各处能写字者为其抄写。逆等并掳得男女名册,月月抄写,在逆等以为名已入册,无处可逃,然逃者愈众,听其注册,人数既多,亦无处报查,贼营之多寡虚实,此馆按月皆有总数。”(注:参见《太平天国》第4册,第618页。)因此,诏书衙负责管理家册和兵册当毋庸置疑。据胡恩燮《患难一家言》载,张继庚因图谋叛乱被太平天国逮捕,在被审讯的过程中,他企图进一步施展挑拨离间的诡计,使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他向当时负责审讯的胡元炜索要太平天国的名册,“而诏书衙靳不发”(注:《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53-354页。)。可见,诏书衙对张继庚的要求是有一定警惕性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张继庚所要的“名册”是官册,还是一般的兵册和家册呢?罗尔纲先生认为张继庚所要的名册即是官册(注:参见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第4册,第2689-2691页。)。另据《金陵张炳垣先生举义文存》之卷首《事实》载:“继庚欲剪其心腹死党,使自相屠戮,佯曰:‘我受刑甚惫,不能尽记,得尔官册,则可一一指’。册至,每指一人,贼辄杀之,横尸于东门者三十五人。”(注:转引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第4册,第2703-2704页。)罗先生所见正确。可初步断定,诏书衙也是一个管理太平天国官册的机构。
    第三,诏书衙还是一个为知识分子提供学习机会的场所。《贼情汇纂》载:“癸丑七月,安徽望江县伪军帅禀奏保荐望江县生员龙凤翴有安邦定国之才,龙凤翴偕其父至江宁上书洪逆,不下数万言,内引周武、汉高为比,狂悖已极。洪逆批数字曰:‘周武、刘邦是朕前步先锋,卿知否?’龙凤翴不解所谓。旋送入诏书衙学习,并未擢授伪职(考伪诏书稿及程奉璜说)”(注:《太平天国》第3册,第328页。)。关于龙凤翴上书太平天国之事,佚名《粤逆纪略》亦有记载:“龙凤翴,望江人也,为贼划策,上书数千言,大约劝其勿浪战,婴城固守,以老我师,分股出掠,以牵我势,用安庆为门户,以窥江西。书上,授伪承宣职。”(注:《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9页。)笔者以为,这两处不同的记载并不矛盾,龙凤翴的两次上书内容不同,而数万言上书在前,数千言上书则可能是他进入诏书衙学习后的又一次上书。因此,太平天国也改变了当初对他的态度,并授予官职。
    第四,初期与诏命衙分工负责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诏书衙负责天试文科,而诏命衙负责天试武科与东试(注:关于诏命衙负责天试武科与东试的情况参见《太平天国》第3册,第112、113页与《太平天国史》第2册,第1305页。)。佚名《粤逆纪略》载:“贼设诏书衙,令通文者就试,听候录取,其考试题目皆伪书中字句,取中则勒带行李到馆歇宿,并令出城抬米,就试者大半散去,余仅六十余人,以为抬米外无苦差矣,乃忽传令,威逼上船充当贼兵,一时文人无可如何,含泪而去,自是无就试者。”(注:《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3页。)
    由此看来,诏书衙的职能较多,它既是一个文案、秘书机构,也是一个教育、培训机构,同时还是一个档案机构;而诏书不仅是太平天国的一种文书名称,也是太平天国的一种文书官职,它有时还用来代指诏书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