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魏源认识到改革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从今天重视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来看,魏源的这些批判、主张是有借鉴意义的。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一再为我们敲响真正抓好教育,培养人才的警钟。 然而变革并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因为变革必然要触及、损伤那些既得利益者(魏源所批评的中饱私囊的“蠹虫”们)的根本利益,这些人必然阻挠改革,也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某些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这样必然会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魏源认识到改革的艰难:“有奋志讲求抱负宏远之人,反众笑为迂阔”,(注:《魏源集·明代食兵二政录叙》。)“间有讲求刷剔,芟薙更革者,则中饱蠹蚀之人轰起而交持之。”(注:《魏源集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神道碑铭》。)他说:“天下大政,利于国利于民者,必不利于中饱之人。”(注:《魏源集·军储篇一》。)“利国家之公,则妨臣下之私。”(注:《魏源集·筹漕篇上》。)“弊之难去,其难在仰食于弊之人乎?”(注:《魏源集·淮北票盐志叙》。),“仰食于弊”之人的既得利益被剥夺,他们自然不会甘心,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反对甚至破坏改革。魏源在协助两江总督陶澍进行盐政改革时,就遇到不少人的反对,但他们不为外议所动,果断地废除纲盐制,改行票盐制,同时裁除种种陋规,“尽革中饱蠹弊之利,以归于纳课请运之商。”(同上)魏源指出腐败之弊端往往出在中间手续烦难、中转程序烦重:“弊必出于烦难,而防弊必出于简易”(同上),“繁重而弊愈滋甚,易简而弊无从生,是易简之中严密存焉。”(注:《魏源集·淮北票盐志志凡例》。)魏源花费大量心血研究治理黄河,他认识到治理黄河不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还是反腐败的问题。在他看来,黄河泛滥,水灾频繁,河工糜费是当时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究其根由则主要在于政治腐败。提出种种阻挠借口反对改革的人,其实是利用黄河祸患频繁、国家麋费浩巨,而从中中饱私囊的“蠹虫”。那些“仰食河工之人,惧河北徙,由地中行,则南河东河数十百冗员,数百万冗费,数百年巢窟,一朝扫荡,故簧鼓箕张,恐喝挟制,使人口詟而不敢议。”(注:《魏源集·筹河篇下》。)魏源主张裁除冗员,节省冗费:“员愈多,费愈冗者,河必愈坏;员愈少,费愈节者,其河必愈深。”(注:《魏源集·筹河篇上》。)“可裁冗员大半矣”,“大工费必可省矣。”(注:《魏源集·筹河篇中》。)魏源的这一见解是富有睿智的,魏源清楚地看到“致利不归下,不归上,而尽归中饱”,腐败往往容易滋生在那些借助手中权力谋私利者的身上,尤其是享有特权的人。简化手续,裁减冗员,提高效率,防止腐败也是我们当前改革的一项内容。 魏源还认识到不改变人心之积患,改革就难以继续。他说:“不难于祛百载之积患,而难于祛人心之积利。”(注:《魏源集·海运全案序》。)又引明臣王阳明之言:“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注:《魏源集·海国图志叙》。)他认识到最难之事在于除去人们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在封建社会里,承平日久,人心殚于改革,略有更张往往就会引起传统势力的反抗,“一人倡议,众人侧目,未兴天下之大利,而身先犯天下之大忌。”(注:《魏源集·筹河篇中》上。)所以,改革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大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讲究策略,既不强人之所不能,禁人之所必犯,又不革弊太尽以至激而反之。他说: 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虽然,立能行之法,禁能革之事,而求治太速,疾恶太严,革弊太尽,亦有激而反之者矣;用人太骤,听言太轻,处已太峻,亦有能发不能收之者矣。(注:《魏源集·默觚下·治篇三》。) 在魏源看来,北宋中叶仁宗庆历新政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韩琦、范仲淹等人所进行的十余项改革“更张阔大,多不便于时人,读言议四起,卒皆不安其位以去。”(注:《魏源集·御书印心石屋诗文录叙》。)。庆历新政因此而流产。魏源这里所表达出来的担忧其实反映出魏源的预见力。戊戌变法的失败某种程度上就应验了魏源的预见。“撼江山易,撼人心难”,魏源不惜大量笔墨阐述天文地理之变迁,历史人文之变化,其实是他看到僵化的头脑、寐患之人心不但阻挠改革,而且破坏改革。显然魏源认识到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社会变革服务的重要性。 如何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呢?魏源提出改革应“乘天时人事”。魏源非常重视选准时机,进行改革。魏源将改革所赖以进行的种种客观条件称之为法律制度“亦必因时而当变”(注:《魏源集·军储篇一》。),“敝不极不更,时不至不乘”(注:《魏源集·海运全案运》。),又说:“时乎时乎,智者争之。”(注:《魏源集·筹漕篇上》。)相反,如果客观条件尚不具备,“时之未至,虽圣人不能先天以开人。”(注:《魏源集·海运全案序》。)结果只有扰民生事,于世无补。他说:“禾未熟而登场,获者弃之矣;果未熟而登盘,食者叶之矣。……政未熟而急求治,治必乱,化未熟而急变俗,俗必骇。”(注:《魏源集·默觚上·学篇十三》。)魏源以生动的比喻,透彻地说明了客观条件成熟与否,对于改革成败的重要作用。如今我们全面推进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如果不抓住时机,那就将功亏一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