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析辽代社会经济发展在文献、实物中的体现(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 马利清/张景明 参加讨论

辽道宗、天祚帝时期。食盐产量很大,除保证食用外,还经常走私到北宋,而且盐价很低。矿石的开采和冶炼继续进行,并制造各种金属器,禁止铜、铁私卖和流入境外。清宁九年(1063年)正月,“禁民鬻铜”。十年(1064年)十一月,“诏南京不得……私货铁”。咸雍六年(公元1070年)十一月,“禁鬻生、熟铁于回鹘、阻卜等界。”〔1 〕(卷二二《道宗纪·二》)辽代晚期墓葬、遗址,常出土铁器、铜器及银器。如辽宁朝阳南大街窖藏〔19〕,出土铜、铁器共71件,有铜火盆、铜釜、铜鐎斗、铜秤盘、铜勺、铜熨斗、铜铃、铁壶、铁犁铧、铁铲、铁耙、铁锁、铁环、铁钉、铁钩等。内蒙古巴林右旗白音汉窖藏〔20〕,出土大量银器,有执壶、温碗、杯、盘等。
    辽代晚期的墓葬和遗址中,几乎都见陶瓷器,而且器形和装饰风格与辽代早、中期差别很大。河北宣化张文藻墓〔21〕,出土数量丰富的三彩器、釉陶器、瓷器及陶器,器种有三彩洗、黄釉瓜棱壶、黄釉唾盂、黄釉碗、黄釉盏托、黄釉魁、白瓷瓶、白瓷碗、花口白瓷碗、花口白瓷盘、白瓷碟、绿釉鸡腿瓶、陶执壶、陶盂、陶鼎、陶釜、陶盆、陶仓、陶匜、陶甑等,多数为饮食器具。
    这一时期,继续铸造新币且数量有所增加。《辽史》卷六○《食货志》下记载:“道宗之世,钱有四等:曰咸雍,曰大廉,曰大安,曰寿隆(寿昌),皆因改元易名。其肉好、铢数亦无所考。……至其末年,经费浩穰,鼓铸仍旧,国用不给。虽以海云佛寺千万之助,受而不拒,寻禁民钱不得出境。天祚之世,更铸乾统、天庆二等新钱,而上下穷困,府库无余积”。到辽代末年,因钱币都流入私人封建主手里,国库和平民日渐穷困。在内蒙古林西县三道营子窖藏中,出土有“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5、商业经济
    辽代早期,在其西部、西北、北部、东部生存着许多民族,有奚、室韦、突厥、吐谷浑、党项、回鹘、阻卜、乌古、敌烈、女真、渤海。辽代与他们经常战争,也贡物互市,扩大了相互间的商品贸易。耶律阿保机建国初期,即西征扩张、畅通了西北草原丝绸之路。此后,西北诸部朝聘进贡络绎不绝,大规模的朝贡,每三年一次,小规模经常性进贡难以计数,带来了当地毛织品、貂皮、乳香、珠玉、玛瑙、镔铁、回鹘豆、西瓜、璎珞等。
    西瓜本为西域的特产,五代时期由回鹘引进,在上京一带种植。宋使胡峤在《陷北记》中记载:“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内蒙古敖汉旗羊山辽墓壁画〔22〕绘一盘内盛装三个碧绿色长圆形西瓜。另外,葡萄从西域传入,石榴从中原地区输入。在契丹给宋皇帝赠的礼品中,有“蜜晒山果”、“蜜渍山果”等。《契丹国志》卷三《太宗嗣圣皇帝》下记载,会同十年(947年)二月,“述律太后遣使, 以其国中酒馔脯果赐帝,贺平晋国”。
    辽代中、晚期,辽宋之间经常互派使者, 朝贡方物或接受赏赐。 1004年,双方定下“澶渊之盟”,宋每年给辽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此后,辽宋间继续互派使节,在边境互市,客观上有利于加强辽、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北宋初年,辽宋双方就已经在沿边互市,但没有设置官署管理,纯属民间贸易。977年,在北宋的镇、易、雄、霸、 沧等州设置榷场。991年,又在雄州、霸州、静戎军、 代州雁门砦设置榷场。1005年,辽在涿州新城、振武军及朔州南设置榷场;北宋在雄州、安肃军及广信军设置榷场,派遣官吏监督贸易。这些榷场开设的时间很长,“终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三市不绝”〔23〕(卷一八六《食货志·下》)短期设置的榷场还有定州军城寨、飞狐茭牙、火山军、久良津等。榷场交易的物品,在澶渊之盟前,从宋输入辽的有香药、犀、象、茶,后来增加苏木一项。澶渊之盟后,再增加缯帛、漆器、粳糯。由辽输入宋的商品有银、铁、布、羊、马、橐驼,其中羊的数量很大。在辽代许多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定窑白瓷、汝窑青瓷、景德镇窑青白瓷、均窑淀青蓝瓷、磁州窑褐花瓷等器物。
    辽代与女真,仍然通过贡赐和贸易的方式进行经济联系。如统和年间,几乎每年女真都要向辽贡献方物。统和六年(988年)八月, “濒海女真遣使速鲁里来朝。”〔1 〕(卷一二《圣宗纪·三》)九年(991年)正月,“女真遣使来贡”〔1〕(卷一三《圣宗纪·四》)。二十二年(1004年)二月,两次“女真遣使来贡”〔1 〕(卷一四《圣宗纪·五》)二十八年(1010年)十月,“女真进良马万匹。”〔1 〕(卷一五《圣宗纪·六》)女真的一部分归并契丹后称为“熟女真”,“自意相率,赍以金帛布、黄蜡、天南星、人参、白附子、松子、蜜等诸物入贡北番,或只于边上买卖。〔9 〕(卷二二《四京始末》)契丹的商人也经常到女真地区买卖,“亦无所碍,契丹亦不以为防备”〔9 〕(卷二二《四京始末》)。居住在粟末江以北的“生女真”也把北珠、人参等土特产,运到宁江洲的榷场与契丹进行交易。
    辽与西夏,也通过战争、结好、朝贡等形式相互进行着经济贸易。
    《契丹国志》卷二二还记载了许多民族与契丹交易的情况,居住在契丹屋惹、阿里眉、破骨鲁诸部落,每年除给契丹进贡“大马、蛤蛛、青鼠皮、貂皮、胶鱼皮、蜜腊”之外,还和契丹“任便往来买卖”。铁离部“惟以大马、蛤蛛、鹰鹘、青鼠、貂鼠等皮及胶鱼皮等物与契丹交易”。靺鞨“惟以鹰鹘、鹿、细白布、青鼠皮、银鼠皮、大马、胶鱼皮等物与契丹交易”;铁离喜失牵部“惟以羊、马、牛、驼、皮毛之衣与契丹交易”;蒙古里部“惟以牛、羊、驼、马、皮毛之物与契丹交易”;于厥部“惟以牛、羊、驼、马、皮毛之物与契丹交易”。契丹又设置榷场和西北各族贸易,高昌、龟兹、于阗、大小食、甘州人均是契丹的贸易伙伴。
    辽代与中原王朝和周边各族经济上的往来,促进了辽代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使契丹商品走出其境,向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传播,甚至通过高丽传入朝鲜、日本,经过西域传入中亚一带,扩大了辽代契丹商业经济交往的区域。客观上促进了辽代社会经济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