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横山寨至大理国东都善阐(在今昆明市区),其道路有三种走法,其一为由横山寨经归乐州(今广西百色北)、睢殿州(今广西田林东南)、泗城州(今广西凌云)、磨巨(今贵州安龙西南)、自杞国(中心在今贵州兴义)达善阐;其二是自横山寨达七源州分道,经马乐县、顺唐府等地过罗殿国(在今贵州西部)抵善阐;其三是由横山寨经安德州(在今广西那坡东南)、特磨道、最宁府(今云南开远)至善阐。(53) 南宋对横山寨的马匹交易颇为防范,稍有动静即关闭博易场,商队所经路程亦险阻难行,大理国赴邕州卖马的记载渐少。位今贵州、广西相连地带的自杞、罗殿,“皆贩马于大理”,而转卖于南宋。善阐至横山寨道因北梗自杞、南梗特磨,大理国马队“久不得至”(54)。经善阐达邕州的道路亦渐阻塞,咸淳时已无大理国商队路过善阐。(55)宝祐元年(1253)蒙古军攻大理国,邕州官府派人刺探军情,亦仅能至特磨(今云南广南一带)地界。(56) 北宋初清溪关道与石门关道的情形,大体上如同唐代后期。大理国知北宋建立乃两次遣使祝贺,均通过清溪关道。(57)太平兴国七年(982),太宗诏黎州守将于大渡河畔造大船,“以济西南蛮之朝贡者。”大理国经清溪关道又数次朝贡。(58)但因北宋对大理国持消极态度,太平兴国间或其后不久,经由清溪关道的大理国官民已少见。熙宁六年(1073)杨佐应成都官府招募,赴大理国商议买马事。杨佐一行备装裹粮,沿清溪关道之铜山寨路,据前人布囊所漏麻豆既生丛迹寻觅去路,沿途概无人烟,若迷路竟日不能越一谷。至阳苴咩城前150里始见锄山农人,谓原为汉嘉耕民,皇祐中因岁饥迁至此,“今发白齿落垂死矣,不图复见乡人”(59)。可见清溪关道阻塞寥落之状。绍定四年(1231),大理国请南宋复开清溪关道以利入贡,镇吏孟珙以“大理自通邕广,不宜取道川蜀”为由拒绝。 五代梁贞明间,权贵曲承美等割据交州。宋开宝元年(968),丁部领削平交州十二使君建大瞿越国。开宝六年(973)丁部领遣使入贡,宋太祖以其子丁琏为安南都护、交趾郡王。(60)太平兴国五年(980),丁链及其父相继死。邕州知州侯仁宝建言乘交州内乱可偏师攻取。太宗遂以其为交州水陆转运使,令率兵讨之。次年侯仁宝被交州所诱遇害,宋军战败。(61)收复交州遇挫,北宋乃以安南为列藩如故,未再有兴兵收复之想。景德三年(1006),真宗以邕州至交州水陆交通图示近臣曰:“交州瘴疠,宜州险绝,若兴兵攻取,死伤必多。且祖宗开疆广大若此,当慎守而已,何必劳民动众,贪无用之地。”(62)这一政策亦为南宋继承。淳熙元年(1174)大瞿越国入贡,孝宗下诏赐名“安南”,以李天祚为安南国王。(63) 安南多次骚扰广西。至道元年(995)春,交州战船100余艘寇钦州如洪镇,掠居民及廪粮而去,其夏又犯邕州所管绿州。(64)熙宁八年(1075)甚至攻陷邕州、钦州与廉州。(65)侬智高起事更震动了宋廷。皇祐四年(1052),邕州所辖广源羁縻州首领侬智高反。侬军攻破邕州,连克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诸州,并围攻广州城,后被狄青率部打败,侬智高只身逃入大理国。事后宋廷认为侬智高反叛与安南有关,大理国亦存祸害;遂令狄靑分广、邕、宜、容诸州为三路,守臣兼本路兵马都监,于桂州置经略安抚使统之;又于邕州设建武军节度,下辖左右两江;左江外御安南,右江外御大理国诸蛮。两江之间设60余处羁縻峒,遣军5000人镇守。倘有安南及大理国疆场之事,必由邕州赴之;经略安抚使咨询边事,“亦惟邕是赖”(66)。另据《宋史·大理国传》:淳熙间左右江峒丁达10余万,邕州布防如此严密,是因为“欲制大理”。邕州乃成为广西的边防重镇以及内外贸易的重要市场。 为防备安南与汲取赋税,宋朝着力经营广西,使两宋成为明代以前广西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67)宋朝重视广西的标志之一,是提高桂州(治今广西桂林)统辖广南西路的地位。汉朝管辖岭南的帅府在交州,唐朝在广州。皇祐中平侬智高起事,宋廷置经略安抚使于桂州,知州兼行安抚使事,桂州遂成为“西路雄府”(68)。邕州作为紧邻安南、大理国的门户亦备受重视,由桂州达邕州的道路,遂成为广西重要的交通线。南宋于其道设18处驿馆,(69)又自桂州沿湘水北上的水路设水递铺夫数千户,但运输仍繁忙不堪,衡州通判张齐贤乃奏准朝廷,减免其水路铺夫劳役之半。(70) 安南立国,与广西的地缘政治关系随之改变。经邕州至安南的道路虽可通行,但宋廷因事关边防而严加防范。紧邻安南位于道路上之永平寨,虽有设博易场,但赴场交易者皆为安南的峒落土民。(71)钦州与安南隔海相望,距邕州入安南的道路较远,乃成为南宋与安南官民贸易的活跃市场,周去非说:“凡交趾生生之具,悉仰于钦;舟楫往来不绝也。”富商自四川贩锦至钦州,每年往返一次,交易数额高达数千缗。前往交易者还有安南永安州的富商与大罗城(在今越南河内)的专使,前者的交易称为“小纲”,后者则称“大纲”。(72)广西官府还奏准于钦州设驿馆,“令交人就驿博买”(73)。海外商船亦多赴钦州停靠,既补淡水亦行交易,钦州乃成为重要的国际商港。 宋朝还加强对海南岛的经营,于琼州(治今海南省海口市)置靖海军节度,琼州亦成为重要商港。(74)据元丰三年(1080)琼州官府奏:泉州、福州、两浙与湖广等地的商人,多携金银、物帛至琼州交易,“值或至万余缗”(7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