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并非每年购马均达定额数,通常年购马数百匹,亦有当年仅收购20余匹者。参见黄震《黄氏日钞》卷67,转引自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附录五》,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88页。 (50)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邕州兼广西路安抚都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7页。 (51)《蛮书》的作者樊绰说:从邕州路至阳苴咩城,“途程臣未谙委”。可知唐代已有自阳苴咩城至邕州的道路。樊绰言不知其具体情形,表明唐代此道尚不兴盛,故详情难知。参见樊绰《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52)《黄氏日钞》卷67。 (53)《岭外代答》卷3《通道外夷》。 (54)刘应李编:《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卷下《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19页。 (55)《宋史》卷451《忠义六·马暨传》。 (56)李曾伯:《可斋续稿后》卷9《回宣谕奏》,四库全书本。 (5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引《续锦里耆旧传》。 (58)李攸:《宋朝事实》,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59)杨佐:《云南买马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7,“熙宁八年八月庚寅”条注引。 (60)《宋史》卷488《外国四·交趾传》。 (61)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15《交州之变》,国学基本丛书本。 (62)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四》第197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63)《宋史》卷488《外国四·交趾传》。 (64)《宋史》卷488《外国四·交趾传》。 (65)沈括:《梦溪笔谈》卷25,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65页。 (66)《岭外代答》卷1《边帅门·邕州兼广西路安抚都监》。 (67)方铁:《宋朝经营广西地区述论》,《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68)《岭外代答》卷1《边帅门·广西经略安抚使》。 (69)《宋史》卷332《陆诜传》。· (70)《宋史》卷265《张齐贤传》。 (71)《岭外代答》卷5《财计门·邕州永平寨博易场》。 (72)《岭外代答》卷5《财计门·钦州博易场》。 (73)《宋史》卷186《食货下八·互市舶法》。 (74)《岭外代答》卷1《边帅门·琼州路兼广西安抚都监》。 (75)《宋史》卷186《食货下八·商税》。 (76)《岭外代答》卷3《外国门下·通道外夷》、卷3《外国门下·西天诸国》。 (77)《岭外代答》卷2《外国门上·蒲甘国》。 (78)《宋史》卷2《徽宗本纪》、卷489《外国五·蒲甘国》。 (79)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番夷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7862页。 (80)另据《诸蕃志》卷上《至国·蒲甘国》:景德元年(1004),蒲甘遣使同三佛齐、大食国来贡,“获预上元观灯”。但所记“蒲甘”为“蒲端”之误,蒲端国或谓在今菲律宾棉兰老岛北岸之武端,参见陈佳荣《中外交通史》,香港:学津书店,1987年,第278页。 (81)《岭外代答》卷2《外国门上·安南国》。 (82)《宋史》卷489《外国五·占城传》。 (83)范成大:《进象奏一》,载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附录四》,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86页。另说乾道九年贡象的行程,为自永平寨入邕州至静江,参见《岭外代答》卷2《外国门上·安南国》。孰是,待考。 (84)方铁:《古代中国至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的陆路交通》,载《中外关系史论丛》第8辑,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5)《宋史》卷488《外国四·交趾传》。 (86)宋濂等:《元史》卷209《安南传》,载至元十九年(1282),世祖命柴椿自江陵直抵邕州,以达交趾。柴椿等至邕州永平寨,安南国王陈日烜遣人进书:“今闻国公辱临敝境,边民无不骇愕,不知何国人使而至于斯,乞回军(鄯阐、黎化)旧路以进。”可见在至元二十二年(1285)置驿前,邕州达安南的道路并不通畅,亦未被视同“旧路”。 (87)黎崱:《安南志略》卷15《物产》,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68页。 (88)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50页。据《文献通考》卷330《四裔》引文补。 (89)《岭外代答》卷2《外国门上·安南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