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刘少奇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3)
五、今后刘少奇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与会学者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刘少奇及其同时代领袖人物的研究普遍表示关注。他们认为,对刘少奇的研究目前进入了深入和巩固阶段,现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党史研究部门、纪念馆、高校师生相结合的研究队伍,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含中央的研究部门,地方的纪念馆、陈列馆和研究会,高校的研究中心),整理出版了刘少奇的著作(含选集、专集、文稿),出版了一大批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含传记、年谱、专著、论文、影视作品)。但总的来说,刘少奇研究及宣传工作的现状与人民对刘少奇进一步了解和对历史经验进一步总结的需要不相称,与刘少奇的贡献不相称,与“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所受的不公正对待不相称。因此,无论是刘少奇的研究工作还是宣传工作,都有很大的潜力,是大有可为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刘少奇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可持续发展的选题。当然,今后的刘少奇研究特别是对刘少奇思想的研究应在已有基础上更深入一些,不仅要在学术层次上有所突破和发展,而且要开拓思路,面向社会,回答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譬如:刘少奇与毛泽东的关系,刘少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刘少奇党建思想的现实意义等,要拿出有份量、有说服力、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就今后刘少奇研究应注意的问题,与会者至少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第一,加强对刘少奇最具有个人特色的思想与实践的研究,例如他始终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来思考问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等。要深刻揭示刘少奇正确的思想认识产生的根源,探讨刘少奇从苏联经验的离经叛道者的原因。由于个性特色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个性反映共性,共性又寓于个性之中,因此,对刘少奇个人特色的研究应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袖群体的研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既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色,又要反映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从而正确地揭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取得的共同结晶,体现集体的品格,避免研究中可能出现的谁一切都对、谁一切都错、谁比谁高明的绝对化倾向。 第二,要继续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研究刘少奇的生平和思想,通过人物研究来总结历史经验,使之对我们今天有现实意义。对刘少奇的研究应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能离开他所活动的历史舞台。这个历史舞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带有探索性、不成熟性,探索中既有正确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而无论正确和错误,都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或启迪作用。我们既要看到刘少奇在探索中提出了许多被实践证明是有价值的正确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很有现实意义,也要看到刘少奇在探索中并非完美无缺,他也有错误,包括“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时期并没有跳出当时的历史圈子,中央所犯的错误,毛泽东所犯的错误,他也有份,“也跟着犯错误”。即使他看出了某些问题,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也未能坚持。因此,对刘少奇的研究和对其他人物的研究一样,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片面化、绝对化。这样做,丝毫不会影响刘少奇的历史地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反而更符合历史实际,更有历史感,也才能站得住脚。 第三,要以创新的精神来研究刘少奇。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党的领袖人物,既是创新精神的提倡者,又是创新活动的实践者。应当提倡从创新的角度来研究刘少奇,研究刘少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对刘少奇和其他领袖人物的研究,应当开阔视角,拓宽思路,扩展领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取得更多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