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共产党建设八十年与时代特征(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开学报:哲社版》 中共南开大学委员 参加讨论

三、关于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推进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建设八十年,是努力探索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自觉顺应时代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的八十年,是逐步由必然走向自由的八十年。其中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需要总结,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第一,科学地认识时代的特征,是正确地进行党的建设的前提。
    时代不仅产生和造就了我们党,而且也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轨迹,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党要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必须科学地认识时代的特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地认识时代特征的基础上,逐步认清了中国革命的特点,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并在30年代末提出党的建设要与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相结合。因此,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保证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又适时地提出,革命胜利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党的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由于正确地把握了党的建设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所以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就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并进而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党在一段时间内对时代特征所决定的新的历史阶段的特点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急躁冒进的错误。与此相联系,党的建设虽然取得某些进展,但也发生了许多问题,甚至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了当今时代的新特征,弄清了我国的国情,并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在新时期,党的建设密切联系基本路线进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的进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认识世纪之交时代特征的新变化的基础上,继续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党,先后提出要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要解决好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课题,特别是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世纪之交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对时代特征认识错误,就不可能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必然使党的建设失去正确前提条件而遭受损失。党的历史上“左”右倾错误导致革命失败,从而使党的建设遭受严重损失的惨痛教训,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借口时代变化,提出所谓“全民党”的谬论,篡改了党的性质,成为苏共蜕变的一个历史渊源。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再证明,科学地认识时代特征,进而掌握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规律,是正确地进行党的建设的前提。
    第二,要科学地认识时代特征,必须掌握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要科学地认识时代,弄清其特征,必须掌握科学的工具和方法。这个工具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地认识时代及其特征,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离不开唯物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方法。
    毛泽东所以能够科学地认识时代的特征,就是因为他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把列宁的时代观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把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时期,进而又根据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的不同特点,把两个时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阶段。这样的划分有利于依据时代的特征,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具体阶段的特点,有利于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任务的顺利实现,也有利于党根据时代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自身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不仅坚持了列宁、毛泽东的时代观,而且密切地注视着时代特征的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世纪之交的时代特征,并据此全面部署了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事实雄辩地证明,要科学地认识时代,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形而上学地观察时代,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必然危害革命和建设事业,必然给党的建设造成损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