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近代南洋琼侨的社团与生活(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海南大学学报》 王翔 参加讨论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海禁解除,为了谋生的需要,海南人大批移居东南亚各国,人数日渐增加。为了互通声息,互相照顾,遂有组织同乡会的打算。约在1854年,韩旺彝(又名韩亚二)和王志德等琼籍人士在新加坡召集同乡开会,议决组建琼州会馆。“他们向英国东印度公司买下马拉峇街6号三间相连的屋子,作为同乡联络的中心”。这就是现今新加坡琼州会馆的前身。[11]1857年,琼州会馆正式成立,在移居新加坡的各帮华人所组织的地缘性团体中,乃为最早的五所之一。(注:其余四所是:宁阳会馆(1822),应和会馆(1823),岗州会馆(1843),茶阳会馆(1857)。(参见吴华:《星洲琼籍人士之今与昔》,新加坡琼州会馆庆祝成立一三五周年纪念特刊委员会《新加坡琼州会馆庆祝成立一百三十五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1989.p265-270。本书为新加坡南洋学会会长、魏维贤博士惠赐。志此以表谢意。)比某些来自闽、粤地区的主要的华人会馆的创立还要早得多。
    《新加坡琼州会馆/天后宫史略》记载说:
    “考我琼同乡南来侨居本埠,当在新加坡开埠前一八一九年(根据地契文件记载--原注),距今一百七十年前。其时当地乃一未僻之渔村,人烟稀少,同乡居此者亦不多,且散居乡村隅角,而无组织。至一八五七年间,我乡先贤韩亚二(旺彝)、王志德等,邀集当地同乡,向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小坡马拉街六号相连之屋宇,一连三间(当时系用葡币购买),其中一间为政府征用辟为后巷,以其所存两间为同乡聚会及寄宿之所,琼州会馆自此诞生。馆内并设有天后宫,以崇祀天后圣母、水尾圣娘及昭烈一百零八兄弟诸神祗,盖当时我琼人南来者,多操航业,生活于惊涛骇浪之中,故奉祀神明,以祈保佑平安。”[12]
    1879年春,在新加坡的琼籍同乡议决重建琼州会馆暨天后宫,“建筑材料盖由琼岛采购,由帆船航运来星。有关雕刻技工水泥匠亦自琼选聘,屋子之外形及内部设计,系仿中古时代之宫庙式样。屋顶用泥土以精工巧技,塑造栩栩如生之各种珍禽异兽,并配以古代图案,倍增壮观。屋内分为庭院厅堂,后进为庙殿,安设天后圣母、南天水尾圣娘,昭烈一百零八兄弟诸水神神像,以供崇奉祀祭。各神龛殿并精工雕刻古代艺术图案。”[12]光绪六年(1880),重修工程完毕,举行落成典礼,专邀“赐进士出身特用知府曾知柏乡县事”的乡人邱对欣撰序立碑以志其事。序文曰:
    “琼南与新州相界,吾乡懋迁此地者,货物辐辏,商旅云集,旧有会馆,祀天后圣母,因年久倾圯,宇向不合,佥议重建。……以今冬落成,不远千里乞序于余,余以吾乡质朴,颇为近古,风俗茂美,不侈繁华,所愿服贾于兹者,岁时荐香,敦崇乡谊,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每当会集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桑梓故事,以为拊掌之资,至足乐也。”[12]
    这里所表现出来的对故国风物的喜好,对家乡名士的景仰,对故乡悠久传说的崇敬,表现出了海外游子们对故国故乡故土的向往和依恋,同时,亦可借助于这种归属意识,维系团结,立足他邦。
    从新加坡琼州会馆/天后宫的成立、发展及其活动内容来看,显而易见“联络乡谊,发挥互助合作之精神,团结图存乃先贤创立本馆之宗旨”。“本馆同仁常感到互助之重要,盖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本馆应未雨绸缪,以谋互助之方,藉以预防患难之痛苦,使生有所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卒有所终,不致流为穷困而无靠”。[12]为此,1902年,在琼州会馆/天后宫的管理下,又成立了一个名为“乐善居”的慈善医疗机构。[13]于是,宗乡会馆成为移居地同乡联系的中心,使得华侨的活动得以继续下去;同时通过会馆也维持着与祖国的联系。在会馆的种种活动中,中国人极为强烈的同乡意识为大家所共有,这是同乡结合得以维持的源泉。
    直到二十世纪20年代,由于在新加坡的海南人士不多,琼籍的地缘性团体,一直只有琼州会馆/天后宫及其下属的“乐善居”,30年代以后,各种同乡会团体才开始陆续出现,这种同乡会组织甚少以县为单位,多以一乡一村的人士组织而成。依其注册时间的先后,表列如下:
    名称注册时间名称注册时间
    泰家南旅同乡会1937沙港同乡会1938
    孟里南旅同乡会1939南璧同乡会1939
    琼崖溪北同乡会1940琼崖存信同乡会1940
    重兴同乡会1940琼崖南梅同乡会1948
    琼乐同乡会1948琼崖南湖同乡会1949
    (资料来源:参见前引吴华:《星洲琼籍人士之今与昔》。按,20世纪50年代后成立的琼侨同乡会组织有:军港琼侨同乡会(1955),善志社(1955),新合盛同乡会(1957),樟宜琼侨同乡会(1957),仙林同乡会(1958),武吉知马琼崖联谊会(1958),后港琼崖同乡会(1958),森巴旺琼崖同乡会(1958),东陵琼崖同乡会(1959),杨厝港琼崖同乡会(1963),等等。)
    30年代以后,在新加坡的海南人中,开始出现了业缘性的社团组织。咖啡店业的行业组织出现较早,但是直到1934年,这一业缘性的团体--琼侨咖啡公会才告正式成立。1939年3月,新加坡“琼侨汇兑公会”注册成立,紧随其后成立的业缘性组织还有“琼南客栈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海南华侨在新加坡成立的业缘性组织只有这三家。[1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