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大革命时期中共与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关系述评(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 孙堂厚 参加讨论

1924年7月,在中共北京区委和北京地委的领导下, 北京各界民众团体便成立了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联盟、中华学生废约同盟会,强烈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对华之一切不平等条约。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运动。11月19日,北京学联、《政治生活》周刊社等50多个团体又组成了争自由运动大联盟,强烈要求北京军阀政府废止《治安警察法》、《出版条例》等4项法案, 进一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11月22日,为了给民众运动指明斗争方向,中共北京区委发表了《檄告国民》,指出:“只有国民议会才能解决现在的时局,只有继续反抗国际帝国主义之侵略与军阀之压迫才能取得中国大多数人民之自由,”号召人民起来举行国民会议以定国是。(注:政治生活[J].1924年11月30日第23期。)与此同时,一大批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纷纷被派赴北方各地,进行宣传活动。一时北方各地各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1925年3月1日,酝酿已久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各界、各社会团体云集北京。京、津、鲁、吉、奉、察、绥、内蒙(乌、伊两盟)等北方各地均派出了代表参加。此次盛会给段祺瑞反动政府以沉重的打击,并进一步传播了国民革命之精神,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形成。这次盛会的召开,与中共北京区委及李大钊等人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出席会议的代表中共党员占1/3以上,并在会议中组建了党团。孙中山逝世后,国共两党在北京又联合发起了30万人参加的悼念活动,形成了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宣传运动,极大地鼓动了人民群众参加国民革命的积极性,扩大了反帝反卖国政府的革命统一战线。
    “五卅”惨案发生后,北方各地掀起了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高潮,给帝国主义、北京军阀政府以及东北奉系军阀以沉重的打击,在斗争中中共党团员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1925年6月5日,北京学界、工界、商界、新闻界480多个团体为声援上海工人、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成立了“北京各界对英日帝国主义惨杀同胞雪耻大会”,强烈抗议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并举行游行示威。到6月底, 北京各界参加游行抗议活动的人数达近20万人次。此时,北方其它各地的民众革命斗争,在中共各级组织的领导下也日益高涨。“五卅”惨案爆发后,中共绥远工委即在归绥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斗争,前后持续了一个月之久。尤其是在东北,久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东北人民,在中共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爆发了东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群众性反帝斗争。斗争几乎席卷了东北大、中、小城镇。在奉系军阀统治中心的奉天、日本帝国主义严密统治的旅大,反帝斗争气势更是空前高涨。此外在声援“五卅”运动不断高涨的革命形势的影响下,曾遭受沉重剥削和压迫的北方农民,亦展开了抗税抗捐或减租斗争。京郊、京东、 陕南、 豫北均爆发了规模不等的农民斗争。1925年夏秋,以顺义为中心的三河、宝坻、平谷、密云等京东各县广大农民群众掀起的声势浩大的抗税斗争,则更是“最近北方革命怒潮中可注意之一点。”(注:向导[J].1926年1月21日,第143期。)
    在全国反帝反奉运动的影响下,11月23日,奉系将领郭松龄在滦州倒戈反奉,冯玉祥国民军亦乘势进攻,河北、北京等地出现了有利于革命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北方区委及时分析了当时北方的政治形势,于11月28日慎重而积极地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段祺瑞反动政权、建立国民政府的“首都革命”运动。参加这次斗争的有工人、农民、学生、市民计5万余人,充分显示出北京群众革命斗争的情绪和力量。 “首都革命”虽然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这次斗争却对革命队伍作了一次大检阅,更是“北京民众代表全国民众夺取政权的试探”,(注:政治生活[J].1925年12月1日第59期。)对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共北方地区党组织发起和领导的这些民众革命斗争与以往相比,明显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斗争目标明确,喊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建设国民政府”等口号,使国民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在斗争中,以中共党团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为骨干成立了工会、农会、学生会、反帝国主义大联盟、非宗教同盟等进步团体。“首都革命”前后,更是组织了领导群众起义的指挥部,拟定了行动计划,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并按军事编制组成了工人保卫队、农民自卫队、学生敢死队、救护队等等,使群众的组织程度发展到了很高的形式。第二,波及的地域宽,参加阶层广。这些民众革命斗争不仅仅限于北京、天津、哈尔滨、奉天等几个大城市,而且涉及到张家口、榆林、烟台、顺义、岫岩、柳河等中小城市和一些偏僻地方的乡镇。而其中北京的群众斗争成为北方各地斗争的旗帜和楷模。参加斗争也不仅仅是青年学生,而是出现了各阶层群众积极参加的局面,如工人、农民、市民、商人等均参加了斗争。第三,运动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如在声援“五卅”运动中,北京成立了由480 多个团体组成的“北京各地对英日帝国主义惨杀同胞雪耻大会”。声援“五卅”的斗争,持续时间长达3个多月之久。 他们召集的国民大会,有时达30多万人之众。这些均是国共合作前所无法想象的。
    可见,北方各地民众的革命斗争虽然不能与同期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相提并论,但在传播国民革命精神、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以及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等方面,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容低估的。
    
    中共和国民党左派领导的北方地区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不仅为南方地区的国民革命运动和国民革命军北伐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干部和人员,而且还及时传递了大量的社会、政治、军事等情报和信息,有力地支援了南方地区的国民革命和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国共合作之初,急速发展的革命形势急需大批干部。为此,1925年秋中共北方区委决定创办党校,担负轮训干部任务。党校虽然只办了两期,但毕业后学员分赴北方各地及广东革命根据地,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各地群众运动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培养革命军事人才,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行部积极动员北方地区广大青年报考黄埔军校,并选派干部到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开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11月,中共北方区委指示直隶、京、津等地党团组织迅速派人参加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学习。各地党组织便立即派了一大批人员南下广州受训。次年春,中共豫陕区委也选派人员赴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仅毛泽东主持的第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直、鲁、豫、热、察、绥、 陕、奉北方8省区的学员就达109人,(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占学员总数的1/3 还强。这些学员不仅学习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农民运动的知识,还接受了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并直接支援了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