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潘玉田,陈永刚。中西文献交流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96. [2]江文汉。广学会是怎样一个机构[A].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三辑[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 [3]叶再生。现代印刷出版技术的传入与早期的基督教出版社[A].中国近代现代学术出版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 [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5]郭嵩焘日记:(一)[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6]王韬。瀛壖杂志[M].长沙:岳麓书社,1988. [7]筹办夷务始末[Z](同治朝)。光绪六年本。 [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9]康南海年谱[A].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四)[Z].神州国光社,1953. [10]江澄波。晚清江苏三大官书局刻书[A].叶再生。出版史研究:第二辑[C].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5. [11]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2]申报[N]. [13]官书局奏开办章程[A].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Z],48页。 [14]上海经济书局禀准京师大学堂新辑经济通考招股启[N].湘报,第一五四号。 [15]梁启超。中国报馆之沿革及其价值[A].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Z].北京:中华书局,1957. [16]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列[A].梁启超全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7]汪家熔。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8]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附录:商务印书馆历年出版物分类统计[Z].商务印书馆,1981. [19]论人民民主专政[A].毛泽东选集[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