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社会之变迁(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理论与改革》 师吉金 参加讨论


    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体现。
    社会变迁既包括社会变化的过程,又包括社会变化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择其要者从总体上分述如下。
    (一)社会制度的变迁。当代中国从建国前的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我们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通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重要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政治上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既是社会变迁的内容,又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体制的变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建立了计划经济的体制。之所以这样,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经济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二是学习苏联经验的结果;三是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计划经济在当时对于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经过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体制的探索以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在我们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的体制,并将其看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三)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也是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体现。当代中国由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旧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1949年社会总产值仅为55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为466亿元,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钢产量为15.8万吨,原煤产量为0.32亿吨,原油产量为2万吨,发电量为43亿度,粮食为11318万吨,棉花为44.4万吨,油料为256.4万吨(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经过曲折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巨大提高。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89404亿元,钢产量为12850万吨,原煤产量为9.98亿吨,原油产量为1.63亿吨,发电量为13556亿度,粮食为4.63亿吨,棉花为435万吨,油料为2950万吨(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01-03-01(6)。)。
    (四)教育、科技、文化的变迁。旧中国广大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左右,1949年在校人数2577.9万人,其中高校11.7万人,中等学校127.1万人,小学2439.1万人。在当代中国,除了“文革”时期外,我国教育都在发展。到2000年,全国有普通高校1041所,本专科招生221万人,在校生556万人。成人高校772所,本专科招生156万人,在校生354万人。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738个,招生12.9万人,在校生30.1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有普通高中1.46万所,招生473万人,在校生120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425万人,在校生1295万人。全国初中学校招生2296万人,在校生6256万人,毛入学率达88.6%。普通小学招生1946万人,在校生1301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01-03-01(6)。)。科技方面,1952年,全国共有自然科技人员42.7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自然科技人员7.4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到2000年,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26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81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56万人,全国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0260项(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01-03-01(6)。)。文化方面,1949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00个,文化馆896个,公共图书馆55个,博物馆21个,有线广播喇叭数为0.09万个(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到2000年,全国有文化表演团体2622个,文化馆2911个,公共图书馆2769个,博物馆1373个。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03亿份,各类杂志28.5亿册,图书63.5亿册(张)。
    (五)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一变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职业上,过去人们的主要职业是工农兵商等,而以工人农民为多,从事全民集体工作者为多,个体劳动者人数较少。从有关统计看,1949年到1955年,城镇个体劳动者人数较多,1949年为724万人,1952年为883万人,1953年为898万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个体劳动者人数锐减,只有16万人。从1957年到1969年城镇个体劳动者人数在104万至231万之间波动。1970至1979年,城镇个体劳动者人数又一次呈减少态势,最少的是1977年和1978年,仅为15万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第二职业、第三职业大量出现,“打工”成为一个人人熟悉的名词。个体劳动者也逐渐增多,到1999年底,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达3467万人,乡村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969万,个体从业人员为3827万(注: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