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注意到外交部的报告,蒋介石认为这些只是日本关东军的越轨行动,因而更乐于相信关于日本政府态度的情报,相信还有与日本政府取得妥协的可能。只要谈判取得成功,日本政府自会约束关东军。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蒋对纷至沓来的有关绥远形势紧张的情报明显不如7月时的反应积极。他虽然也督令军事委员会研究援绥方案,同时却电告阎锡山:“可先依傅主席之意见饬属准备一切,待此次京中交涉之变化如何再定行动时期。”(注:《南京蒋委员长密鱼申侍参京电》(1936年10月6日),同前引,阎锡山档案,0392.42/2234.1,第1869页。) 10月8日,蒋介石亲自出面找川越会谈。他没有想到,川越根据日本政府的训令,丝毫没有做出缓和的姿态,明确提出了共同防共、华北特殊化和限时降低关税等各项要求。蒋对此显然颇感意外。他除声明“华北之行政必须及早恢复完整”外,并不与其直接讨论日方的各项条件,坚持其他问题仍由张群外长与川越大使继续商讨。(注:参见臧运祜:《七七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257页。)会谈结束之后,蒋明显地开始改变方针,决心重提其“察绥进攻计划”,准备在绥远采取行动。 8日,他通知阎锡山说:日方攻绥在即,王英部骑兵3000人10日内将窜扰绥西,察北伪蒙各军俟王部到达绥西后即会合袭击绥东,要阎务必“严密注意,并切实防范”。(注:《南京蒋委员长中密虞高一电》(1936年10月8日),同前引,阎锡山档案,0392.42/2234.2,1961-1962页。)几天后,鉴于张群与川越的交涉仍旧完全不得要领,蒋介石更进一步加紧策划对绥远的军事行动。12日,蒋介石决定抽调汤恩伯部3个师应援绥远,并电汤恩伯立即与阎、傅联系部队行进问题。由于有消息称关东军调兵两团加入攻绥伪蒙军,因此蒋甚至还想增厚援绥兵力。只是他对日本关东军会否加入攻绥仍感怀疑,同时何应钦也“恐日人侦知为虑不主急办”,故未付注行动。(注:《南京蒋委员长中密文高一电》(1936年10月12日);《李子范篁密删电》(1936年10月16日),同前引,阎锡山档案,0392.42/2234.2,1975-1976,1985-1986页。) 然而,10月18日傅作义的报告似乎显示日本关东军真有介入绥远战事之可能。傅电称:日本关东军田中隆吉少将转托关东军军官西峙及前东北军师长郭殿屏前来绥远见傅,称:“日本国策对绥远内蒙必须取得绝对自由,北以防俄,南以切断中苏联络。惟绥省对此种种作梗,日本为贯彻国策计,不惜以正式国军占领绥远,但傅之环境困难,日人素所同情,在未用兵前,傅如毅然与日合作,日可补助大批款项、军械,一扫阴霾疑忌之空气。再者,日人扶植德王,原为其有所成就,惟德王才能不够,年来已弥有感觉。傅如肯合作,则内蒙及西北,均可由傅掌握,且不致酿成战争。惟时机迫不及待,此时傅之决心如何,实关系绥远之存亡,切盼注意。”据此,傅作义断言:“绥远地位特殊,情形复杂,日决不放弃。默察大势,短时或将发动。”而傅作义的估计是必须增加兵力准备对日。他声称:“我之向日以蒙伪为对象之准备,似有速研改变,另作有力布置必要。”最好能够改以日军为对象,“多准备有力部队及飞机、战车”,以应大战之需。(注:《阳曲阎锡山致南京蒋委员长电》(1936年10月18日),同前引,蒋中正档案,特交文电,日寇侵略部分(陆)卵翼傀儡,25027472。) 关东军真的会卷入攻绥行动?蒋对此不能不深感担忧。他特地于20日要张群转告川越:日方应约束关东军,切不可扰乱中国政府在绥远的行动,否则必将会影响南京外交之进行。(注:《困勉记》第39卷,1936年10月20日条。)当天,他还急电西北剿总代总司令张学良,要其速调关麟征之第二十五师至咸阳候命,“准备增援绥远”。(注:《蒋中正致西安张代总司令电》(1936年10月20日),同前引,蒋中正档案,特交档案一般资料,250992。) 在日本关东军已经接连占领了东北与热河,并部分侵占察哈尔之后,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轻率断言日本不会进一步寻找借口直接侵占绥远了。但蒋介石始终估计,日本政府并没有做好与中国开战的准备,关东军在绥远的行动,不会是大规模的战争行为,更多的还是关东军少数将领的越轨行动。要阻止其“弄假成真”,中国方面就必须迅速表现出强硬态度,使日方不能不三思而行。鉴于此,蒋介石再度决定要先发制人。 21日,蒋致电阎锡山,重提在绥远采取攻势,先发制人,以显示中国方面保卫绥远决心的建议。其电称:“本日岳军(即张群--引者注)与川越谈判仍无进步,默察情势,绥远敌在必得,预料其攻绥时期当不出下月初旬,我军不如乘敌准备未完以前,决以优势兵力由平地泉附近向东取积极攻势,并以有力部队由丰镇进至兴和,遮断匪伪南北二路之联络,迅速扑灭匪军,以绝其占领绥远之企图。若此时徘徊莫定,坐令匪势庞大,交通完成,则我处被动地位,终陷不利也。但击破匪军之后,追击不必过远,至绥察边境即可停止,或追击到察边后即行退回绥境原防。并望于一星期内出击,则不致失机。再迟恐反被攻矣。”(注:《蒋中正致太原阎副长委员长马电》(1936年10月21日),同前引,蒋中正档案,特交档案2501000。)蒋介石断言,此役若能一举击溃其匪伪,使倭军增援不及,则其侵绥企图,受此打击,一入冬季,至少半年内不能再侵西北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