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前景(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教学与研究》 朱佳木 参加讨论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对建国以来历史经验与规律的研究,为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历史依据,包括加强对经济建设中各种教训的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历史依据。
        建国52年来的历史经验十分丰富,其中蕴含着大量带规律性的东西。一些基本的重要的规律已经被陆续发现,但还有许多规律有待发现;即使已被发现的规律,也有待人们通过新的实践去深化认识。发现和认识这些规律,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当然有责任,但国史工作者不仅有更大的责任,而且有独特的优势。这是因为,规律总是隐藏在事物发展过程之中,而史学家的天职就是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就是说,国史不仅要使人知其然,而且要使人知其所以然。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目前,实际工作中有不少问题有待我们从国史研究中寻找答案。例如,过去讲“以阶级斗争为纲”,历史证明这个认识是错误的,但不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否就意味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阶级斗争了?如果还存在阶级斗争,它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再例如,重复建设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一大顽症,可现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多年,重复建设仍很严重,其中问题在哪里?又例如,某些干部急于出政绩、好“刮风”、喜欢“一刀切”、爱作表面文章,这些现象在过去曾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过,其中是否有规律?规律是什么?对于类似问题,如果能给予科学的回答,无疑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对建国以来各条战线历史性成就的研究,为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提供历史依据。
        建国后的半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突飞猛进的半个世纪。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一些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产生了动摇。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对建国后历史的研究中,对错误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成就的研究相对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国史工作者有责任如实、充分、生动、深刻地向世人展示共和国的巨大成就,不仅要展示像“两弹一星”、浦东新区这样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而且要关注普通人家衣食住行这些不易被人觉察的变化;不仅要宣传结果,而且要探究出现这些结果的过程和原因。对共和国历史中的失误和曲折,国史工作者当然不能回避,但重点应是分析原因和总结教训。要把好心犯错误的人同趁党犯错误搞阴谋诡计的人加以区别,多写广大干部群众以各种形式对错误进行的抵制;而不应热衷于搞什么“深揭密”,过多描绘领导人犯错误的细节和领导人之间的分歧与恩怨;更不能混淆历史的主流与支流,把共和国的历史写成一连串的错误。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虽然我们党在历史上,包括建国以后的三十年中,犯过一些大错误,甚至犯过搞“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大错误,但是我们党终究把革命搞成功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也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实现了全国(除台湾外)的统一。……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许多青年缺乏了解。最近,江泽民同志在阐述“三个代表”思想时指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个历史时期,当然包括党犯错误的时期。党犯了错误,不等于党的性质、国家的性质、社会的基本制度就变了。纵观建国后的历史,成就仍然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既然如此,国史工作者就应当实事求是地把共和国的成就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应当不断用这些历史成就告诉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历史研究从来是为现实服务的,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为着不同的目的,对同样的历史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在指出和纠正党执政的失误过程中,大肆批判、全盘否定党的领袖人物,从而形成丑化共产党、诋毁社会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使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形象遭到严重歪曲,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失去信任和信心。这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史研究并不单纯是一个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工人阶级政党能否巩固自己执政地位的重大而现实的政治问题。我们一定要记取苏东剧变的这一惨痛教训,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中国重演。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建国以来港、澳、台地区历史的研究,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提供历史依据。
        国史的编写极大地体现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正因为如此,“台独”分裂势力总是千方百计在国史问题上做文章,妄图否定台湾当代50年来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不久前,台湾甚至有人鼓吹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为“外国史”来讲授。我们有些国史书籍在涉及港、澳、台时,也往往只是写到党和政府关于“一国两制”的主张和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所做的努力为止,对港、澳、台地区这50多年来的历史则很少涉及。因此,我们今后有必要加强对港、澳、台地区历史的研究。
        港、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才长期被英国、葡萄牙占领和管理。新中国成立后,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回归祖国之后,虽然根据基本法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力,原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但它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外交事务和防务均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就是说,主权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行使。因此,国史工作者不仅要对它们50多年来的历史加强研究,还应在国史书中对它们回归祖国后的历史有所介绍,用以体现主权,说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1949年后,只是因为国民党由大陆退守台湾,才造成海峡两岸分裂的局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理应包括台湾50多年来的历史。这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史工作者对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由于海峡两岸目前仍处于敌对状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如何表述台湾的这段历史,尚需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