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前景(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教学与研究》 朱佳木 参加讨论

    3.继承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借鉴西方新的史学方法。
        国史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诞生的,它除继承了我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外,还继承了我国史学界马克思主义的史学传统。但国史学与其他学问一样,也要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要创新,首先要依靠国史研究自身的学术实践,同时也要吸取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另外,还有必要借鉴国外史学,特别是西方新史学派的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西方新史学派主张扩大历史研究的视野,不仅要描写民族的兴亡和伟人,也要描写文化形态的变化和普通人的情感世界;认为文字史料未必能真实反映当时的情况,历史学家不能满足于考证、校勘史料,也要解读史料所用语言背后的意义;强调历史学应与其他相关学科建立密切联盟,不断完善历史学家的知识结构,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并因此而产生了历史人口学、历史地理学、历史生态学、历史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历史心理学等等。这些观念、方法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在国史学科建设中有选择地吸收。
        三、当代所今后一段时间开展国史研究的一些设想
        当代所成立11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指导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不少为学术界好评的研究成果。其中除负责组织编辑《当代中国》丛书外,还撰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和外单位合作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编写了《新中国国史教育》的读本,组织编写了《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简史》丛书、《全国百家大中型企业调查》丛书,并出版了其中的若干卷。但这些成果仅是初步的,比起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为了更好地担负起党中央赋予当代所的任务,规范当代所的科研工作,调动当代所科研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我们在2001年着手进行了以2004年建国55周年为目标的三年科研规划的制定工作。我们的基本设想是:
        1.编写和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不断延伸,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著述包括通史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个人署名,而且有相当数量对史实把握不准确。大中学校的历史课本中有关国史的内容,也缺少权威性本子为依据。因此,我们打算以当代中国研究所名义,于建国55周年前编写出版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供广大干部群众包括青年学生阅读。
        2.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翔实可靠的大事记,是进行国史研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种有关国史的大事记出版了不少,但没有一本具有较大权威性的本子。因此,有必要以当代中国研究所名义编写一本由各方面专家学者参加撰稿,由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参与审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社会、民族、宗教、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供党政干部查阅,研究人员参考。
        3.着手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
        历史长编是国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编写好多卷本国史通史的前提。长编将按时期分专题汇集建国以来的重要文献、资料(包括口述史资料)和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提供必备的基本材料。
        4.开展对国史的专题研究。
        开展专题研究既是编撰国史通史的基础,也是深入研究国史的主要形式。在今后三年里,当代所将根据自身的科研力量,围绕当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问题,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理清脉络,总结经验,力争推出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我们将研究建国后政权建设、机构改革、民族政策、经济建设与生态平衡、土地制度、文化建设、与周边国家关系等等的经验。
        5.继续组织《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简史》丛书、《全国百家大中型企业调查》丛书的编写与出版,筹备出版《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史》丛书。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等丛书,既是国史的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国史研究的重要资料,近几年来已先后出版了几位元帅、大将和张闻天、王震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传记。今后要按照计划,陆续组织编写出版建国以来各条战线上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地方简史丛书是《当代中国》丛书的姊妹篇,目前已完成16种,还有一些省市正在积极撰写之中,当代所将搞好组织、协调,争取在2004年前出齐这套丛书(港、澳、台地区简史容后考虑)。
        6.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当代所2001年与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签订了学术交流协议,今后,我们还将积极争取同国外境外其他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机构建立联系,与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国内著名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当代所于2001年创办了国庆学术年会,今后我们将逐步扩大与会者范围,邀请所外甚至境外学者参加,并将在建国55周年之际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国际论坛”。
        7.加强国史档案资料特别是口述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8.进一步做好国史的宣传教育工作。
        中央赋予当代所的任务除了研究国史,还有宣传国史。为了搞好国史宣传工作,我们今后要同教育界、出版界、文艺界、影视界积极合作,加强国史研究成果转化的力度,运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尽可能地广泛普及国史知识,充分发挥国史研究的育人作用。当代所将继续搞好在中小学开展国史教育的试点工作,探索在大学进行国史教育的路子。
        为了适应这些设想的需要,经过一年的酝酿,我们对所内科研机构的设置进行了必要调整,将现在按照历史时期划分的第一、第二两个编研室调整为按专业研究需要设置的政治史研究室、经济史研究室、文化史研究室、外交史研究室。针对所内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2001年我们主动而慎重地从高等院校招聘了一批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同时在全所范围调剂了力量,尽量加强科研一线队伍。另外,我们还将建立客座研究员制度,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承担我所的科研项目。我们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我们还要同有影响的高等院校实行联合办学,共同招收和培养国史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1年以来,我们还在所内进行了“以科研为中心”的再教育,提出了营造三个氛围(“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落实一个目标(“出人、出书、走正路”)的口号。今后三年里,我们将继续朝着办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汇聚一流科研人才、具有一流科研水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基地的方向前进,用优异的科研成果,迎接党的十六大,迎接建国55周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