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反对建筑浪费和批判“形式主义、复古主义”问题(5)
注释: ①这种设计形式曾被当作“结构主义”加以批判,和平饭店被当作例子受到批评。 ②梁思成:“文革交代材料”,1967年12月3日,林洙提供。王军:《城记》,三联书店,2003年,第138页。 ③参见梁思成:《苏联专家帮助我们端正了建筑设计的思想》,《人民日报》1952年12月22日。 ④参见梁思成工作笔记,1953年12月,林洙提供。王军:《城记》,第139页。 ⑤《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17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708页。 ⑦梁思成:《苏联专家帮助我们端正了建筑设计的思想》,《人民日报》1952年12月22日。 ⑧梁思成:《苏联专家帮助我们端正了建筑设计的思想》,《人民日报》1952年12月22日。 ⑨《当代中国的建筑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01页。 ⑩《梁思成全集》第5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75—178页。 (11)梁思成:《建筑艺术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民族遗产的学习与运用问题》,《新建设》1954年2月。 (12)《林徽因文集·建筑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98页。 (13)参见《当代中国的建筑业》,第302页。 (14)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卷(1953—1957)》,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第1088页。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卷(1953—1957)》,第1089页。 (1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01页。 (17)《反对建筑中的浪费现象》,《人民日报》1955年3月28日。 (18)指地质部、重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 (19)参见张开济:《做一个真正的人民的建筑师》,《人民日报》1955年4月27日。 (20)参见朱波:《两幢豪华的宿舍大楼》,《人民日报》1955年3月28日。 (21)今友谊宾馆。 (22)参见张镈:《检查我忽视经济原则的建筑思想》,《人民日报》1955年4月20日。 (23)参见李富春:《厉行节约,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1955年6月13日)。 (24)参见曹葆铭:《在大屋顶盛行的时候》,《人民日报》1955年4月5日。 (25)《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4)》,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第639—640页。 (26)《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5)》,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179—180页。 (27)李富春:《厉行节约,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1955年6月13日)。 (2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第303页。 (29)薄一波:《反对铺张浪费现象,保证基本建设工程又好又省又快地完成》(1955年6月30日)。 (30)《赫鲁晓夫言论》第3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第403、404、406、408、409页。 (31)梁思成:《“文革”交代材料》,1967年12月3日,林洙提供。王军:《城记》,第159页。 (32)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第55页。 (33)参见于光远:《忆彭真二三事》,《百年潮》1997年第5期。 (34)《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4)》,第640页。 (35)陈干、高汉:《论梁思成关于祖国建筑的基本认识》,《建筑学报》1955年第1期。 (36)参见《彭真年谱(1949—1954)》,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511页。 (37)《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5)》,第14—16、20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