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欧洲十字军东征的文化背景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 沈敏华/程栋 参加讨论

发生于1096-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是欧洲中世纪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一事件改变了当 时的世界格局,对欧洲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十字军东征在当时的西欧是一次国际性的事 件 ,在西欧的一些国家内也是一次全国性的事件。在十字军东征的时代中,尤其是在最初的几 次十字军东征中,几乎所有的阶级都为同一行动疯狂。究其原因,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因素外,还当考虑思想文化因素,而这却是人们常常疏忽的问题。本文拟立足 于十字军东征时代西欧的思想文化背景,对十字军东征的发生作一探讨。
    
    十字军东征的发生是与教皇权势的上升联系在一起的。它“产生于适合战争的封建教权社 会 中,主要缘于勃艮第克吕尼修道院的巨大宗教复兴”(注: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Vol.V International Edition 1978,P264.),因为无论从宗教角度看,还是从政 治形势的角度看,在西欧教皇权力还不稳固时,罗马教皇是无力关心基督教东方教会的问题 的,也不可能去考虑基督教会的统一问题;而当时拜占廷帝国的强盛也使教皇的这种想法 不符实际。到了10-11世纪之交,西欧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天主教会内部发生了一次改革运 动,改革延续到12世纪,改革最初是因教会腐败、教士和修士生活“世俗化”引起的。法国 勃艮第领地上的克吕尼修道院是改革的策源地。这所修道院是阿奎丹公爵虔诚者威廉于910 年 创建的。它的第一任院长贝尔诺强调遵守本尼狄克教规并对其作了某些改动。在修士必须履 行的崇拜、做工、读书三项义务中,对做工不再做过多的要求,对读书也不大重视,而是看 重 提倡对上帝的崇拜,要求修士专注于灵圣修炼,努力做到克己禁欲,服从谦恭。为了防止他 人利用主教干涉修道事务,威廉把修道院连同其财产都赠送给了使徒彼得和保罗,由罗马教 会对其监护。不久后,改革蔓延到英、法、意等西欧许多地区。
    克吕尼运动不仅着眼于修道院改革、重建和治理修道院内部的宗教生活制度,它还要求用 真正的基督教方式来教育人民,要求普通教徒象教士那样生活。与此同时,克吕尼运动还有 一重要的任务是改变其和外界社会的关系,它一开始就提出反对“西门尼”和“尼哥拉主义 ”(注:“西门尼”最初指圣职买卖,后也指包括世俗封建主授任圣职。“尼哥拉主义”指神职 人员婚娶,违反禁欲主义。)。11世纪中期,随着改革的步伐深入,改革派中最激进的人物提出了调整教会与国家关 系的要求,以教权尚于一切的理论来改造和重建教会。从1046年起,教廷连续出现了几位改 革 派教皇,虽然他们都是德国皇室委任的,但他们都坚持加强教会纪律、整顿教会组织,都反 对世俗权力染指神职任命权,都强调教皇权威,要求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其中影响最大 的是利奥九世(1049-1054年在位)。他一上任,便着手清算教会内部的圣职买卖和教士结婚 行为,他认为教会问题的症结在于世俗权力凌驾于教权之上。利奥九世以严格的教令规范教 士的道德行为和日常生活,强调教士独身,以防止教会财产被分割。为排除世俗势力插手教 会事务,利奥九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成立红衣主教团,并把它作为近身顾问。在处理与东部 的关系上,他坚持罗马教皇有高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绝对权力。利奥九世还是第一个借助 武力扩大领地的教皇,1053年他亲自组织教皇军,并请求亨利三世与之联合,出兵进攻意大 利的 诺曼人。但由于亨利三世对此不积极且中途撤军,致使缺乏实经验的教皇军孤军对敌,惨败 奇维塔特(注:T.Jones and A.Ereira“crusades”Penguin Books 1994,P4。)。教皇的第一次军事行动虽失败了,但它却说明教皇作为宗教领袖越来越朝着 教会诸侯国君主的性质发展。同时也表明教皇开始以对彼得继承人之名向异教徒进行圣战以 谋取私利。利奥九世之后的教皇也没有放弃对意大利领地的要求,但改变了手法,通过与诺 曼人建立友好的联系,使诺曼贵效忠于教皇。教皇还把诺曼人强占的领地作为罗马教会的采 邑再分封给他们,迫使他们每年向教皇缴纳采邑税,并承担保护教皇的义务。此后,教皇在 西班牙、勃艮第、匈牙利等地也先后有自己的世俗封臣,使教皇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教会 君主。
    11世纪经过改革的罗马教会加强了自身的建设,限制了世俗君主和大贵族染指罗马教会的 事务,教廷有了较强的独立性,与世俗诸候建立的采邑关系使教廷有了军事力量,教皇不再 依赖任何世俗君主,由此增强了教皇要建立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治统治的野心,不仅要处理教 会的一切事务,而且也要干涉各国的政治。教皇在西欧积极实践教权至上的思想,不可避免 地与世俗君发生矛盾与冲突,进而导致争夺主教授职权为内容的政教斗争。在主教授职权斗 争后,以罗马教皇为核心的教权体系便逐渐确立起来了,罗马教会在西欧政治事务与经济活 动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在西欧范围内,当时教权要凌驾于皇权至上并完全支 配皇权的目标还没有达到,要建立一个由教会统治的大一统的基督教社会的理想也还没有实 现。不过,由克吕尼运动引发的教会改革以及政教之争,至少使教皇达到了与世俗君主平起 平坐、权威相当的程度。不久,政教均势被打破,教皇逐渐发展成为欧洲的一个强大势力。
    随着势力的膨胀,罗马教皇开始关注起东部教会,并试图实现统一基督教会的理想。1073 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曾致信拜占廷皇帝米歇尔七世,提议双方以罗马教会为基督教会首脑 而实现两派教会的联合,但遭到拜占廷的东正教会的拒绝。于是,罗马教会便想借助武力强 行统一。1074年格里高利七世先后“下谕”所有圣彼得的信徒,号召他们积极参加向东方的 圣战,从异教真诚手中解救希腊人。这一号召,在当时西欧封建主中出现了回响,但因教皇 与德意志皇帝争权夺利的斗争,使东征计划暂搁一边。不过,格里高利七世的这一举动已透 出罗马教廷为统治世界、组织十字军东征的初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