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9世纪德国民族意识的成长与史学变革(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邱建群 参加讨论

三、批判与继承
    18世纪启蒙运动如日中天,“用迷信来说明历史”(马克思语)的神学时代结束,历史研究 世俗化。随着宗教日益淡出社会生活,民族主义便成为19世纪欧洲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精神 力量。法国带有浓烈政治意义的近代民族主义同样体现在其“理性主义史学”上。以伏尔泰 、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主张用他们的“理性法庭”来审判历史,在对“不合理性” 的传统宗教、自然观、社会和国家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同时,也造成了新的迷信。此外, 那时的精英阶级对形成了欧洲诸伟大民族的中世纪普遍存在着轻视的观念,他们把中世纪的 历史研究比作“狼和熊的争吵”认为不值得研究[10](P5)。启蒙思想家用还扩大了法国文化 的普遍性,当拿破仑在启蒙和解放的旗号下把战争和独裁强加在德意志人头上时,德意志思 想界不得不打造自己的批判武器,在历史领域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在德意志把理性的偶像打倒在地,创榛辟莽、开历史主义风气之先的首推赫尔德、萨维尼 和尼布尔等学者。历史主义时代的开拓者赫尔德于1774年完成《又一种教育人类的历史哲学 》著作,提出:对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必须从各个阶段自身出发来加以理解,不能非 历史主义地,用自己时代的标准来评价各个历史时期”[11](P181)。认为“中世纪是历史发 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不应把它看成是“最野蛮的,一无是处的历史”。法的历史学派 代表萨维尼于1814年出版《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方面的使命》一书,针对在反拿破仑战争激 励下的民族主义浪潮提出的制定德意志各邦统一民法典的要求,萨维尼表示,“德国决不应 该模仿”拿破仑法典。他提出:法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各民族的民族本质的一个方面,不 是立法者根据一般抽象原则所能改变的,要“尊重历史”。浪漫主义历史学家尼布尔是1810 年创立的柏林大学首批被聘任的历史教授,他主张通过学习历史“让青年一代生气勃勃,使 他们能够肩负起复兴德意志的重任,并为他们提供古代的光荣榜样”。尼布尔还重写了以研 究法律和政治制度发展史为重点的13卷本《罗马史》,成为德国近代史学的第一个有权威的 学者。兰克继承了法的历史学派和赫尔德历史哲学的传统,在研究欧洲大国的政治史中,他 把每一个国家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东西,一个体系,一个独一无二的自身”。他的《普鲁士 史新编》(1848),《腓特烈大帝传》(1878年)等都旨在强调普鲁士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不应 仿法国的制度。他摒弃了启蒙时代普遍人性的观念,而关注各民族的独特的文化价值;不是 你优我劣而是同等的。他认为德国“历史研究发展起来的真正原因就是对拿破仑式的专制思 想的反抗”[12](P232)。
    19世纪德国的“时代精神”是要求国家统一。从把握时代主题这一点来说,兰克继承了启 蒙时代以来理性主义史学的许多思想观点,但是他的“客观主义”批判史学产生的本身又是 对理性主义史学的反动。任何历史学家都属于特定的民族和文化的,作为特定民族文化哺育 出来的历史学家不可能不把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投射到其历史著作中。与史实考证不同,史学 著述是历史学家有意识的创造成果,所以纯客观的史学是不存在的。当面临民族磨难之时, 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尚没有足够的权势,经济领域中也还没有坚实的基础,无法像法国资 产阶级那样直接在政治领域中作战,他们只能在文化领域中为民族统一而作战。兰克史学正 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一代学问之先,成为“近代科学历史学之父”的[13](P506)。民族主义 是它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梅义征。被误解的思想--兰克是怎样成为“科学历史学之父”的史学理论研究[M].北 京:世界历史杂志社出版,1998.
    [2][3]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M].上海:上海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4][12](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十八及十九世纪[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6]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7][8](英)G·P·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9]Leopold von Ranke,:“The Secret of world history,selected writings on theart and science of history”,Edited with Translation by roger Wines,New York 19 8 1转引自何兆武主编。历史著作史--十八及十九世纪[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张芝联。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C].世界历史。北京:1979.
    [11](德)卡岑巴赫。赫尔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3]The New Encgclopedia Britannia Voi[M].15th Edition.198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