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地理因素在印度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院学报》 涂厚善 参加讨论

十五世纪末形势有了新的变化。葡人发现绕非洲南端好望角东来的新航路,打破了土耳其人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贸易的控制。荷兰、英国和法国继葡人之后东来。他们分别占领了印度东、西海岸的一些地方,一贯忽视海防的印度政府无法对付。这些殖民强盗互相争夺的结果,最终是英国取得胜利。英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庞大的英印帝国。从地理上来看,英国于1757年经过普拉西战役占领孟加拉,接着是比哈尔和奥里萨恆河中下游的富庶地区,这便奠定了英国制服法、荷,统治印度的基础。因此有人认为这一战役不仅决定孟加拉也决定了印度的命运,成为印度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接着英国经过四次迈索尔战争控制了南印度,又在三次马拉塔战争后获得印度历代中央政府所在地德里,最后在1838—1849年中战胜锡克教徒和阿富汗人,吞并了旁遮普和信德,据有可以击退来自中亚细亚的任何侵犯的战略要地,于是才在东印度大陆全境建立了不列颠的统治。英国拥有了繁荣富庶的恆河流域,又占据了能够攻守的军事要地,掌握了制海权与重要港口、能保持与本国的联系又能控制海外贸易,因而才取得了胜利。
    历史上印度人向外扩张的情况是罕见的。除其他因素外,也可以从地理方面找到原因。印度次大陆范围广阔、各国林立、争战不休。在印度本土取得统一已属不易,因此无力向外扩张。何况邻近地区并不比印度本土富裕。仅有的一次是德里苏丹穆罕默德·图格鲁克于1337—38年出兵十万打算远征中国与印度间的一些倔强不屈的部族,因为高山丛林阻碍,又逢雨季,行军艰难,给养又缺,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印度的海外发展同样很少。因为邻近无岛屿,离东非和印度支那半岛都相距较远,向海外扩张需要建造船舰,耗费大,海上航行又多风险,加之印度大陆上有充分空间扩展。十六世纪以前又没有海上来的威胁,因此,一直未受到印度统治者的重视。只有南印度沿海国家,因海岸线较北印长,内陆面积又较小,各国均有海洋航运的传统。十一世纪初,拉金德拉·朱罗一世时取得几乎全部印度东海岸,他曾向海外发展,建立了包括锡兰、马来半岛一部分、尼科巴群岛在内的海上强国。后来终因海外作战负担太重,印度的朱罗本土又受邻国攻击,不得不放弃海上的经营。这些例子都说明,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印度无论陆上或海上都未能向外扩张。
    (三)军事方面,地理环境对印度军事的影响主要通过战争而表现出来。由于地形关系而构成的足以掩护国家政治中心,经济命脉的战略要地的保持,在战争中是十分重要的。印度陆上的防御主要在西北边境。由开伯尔山口向东南前进的侵略者只有一条经由在塔尔沙漠与阿拉瓦利山脉间的平原通往德里北方的道路。一过德里便是比较平坦的恆河平原,往南直到文迪亚山脉才遇到阻碍。因此,德里北方的平原是印度人抵抗外族入侵的战略要地。帕尼帕特·塔拉因等著名战场都在这里。1526年巴卑尔在帕尼帕特的胜利就奠定了莫卧儿人在印度统治的基础。而1191年拉杰普特人在塔拉因的失败则使穆斯林得以南下控制北印度。同样,由西往东去孟加拉也有一条处在丘纳尔与特利阿加里之间的狭长通道,沿途许多高地如罗塔斯、卡林贾尔、瓜利奥尔等均可设防。这是进出孟加拉的门户,易守难攻。因此,这也是孟加拉经常叛离德里中央政权的依靠。
    其次,印度的气候对军事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高温、暴雨的季节是不适于军事行动的。它对不适应水土的外来侵略者更是不利。马克思在论述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一些文章中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如“在德里城下的战斗中,烈日对士兵的危害甚于敌人的枪弹”、“欧洲人在雨季或潮湿地带只要一劳累,痢疾、霍乱和疟疾便跟踪而来”、“气候使新开来的部队受到极大的消耗”等等。又季风来临,海军活动也被迫停止。1758年第三次卡纳蒂克战争中英国海军舰队在季风开始前不得不撤离缺乏避风港口的马德拉斯。这样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当然,这些影响都不关大局。
    (四)文化方面,地理环境对印度文化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人们创造的文化,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脱离不了人们生活在其中的地理环境,因此,就表现出地理方面的特点。如印度产棉花,棉织品就十分精细。又天气潮湿、常有水患,房屋建筑就多使用烧砖和注意下水道和屋基的建造。印度宏伟的崇山峻岭、奔腾的河流、繁花茂林、奇禽异兽这一些美好的景物就成为文学艺术的题材,如著名诗人迦梨陀娑的名诗《云使》和《鸠摩罗出世》就是以雪山(喜马拉雅山)为背景,《时令之环》更是以鲜艳色彩直接描绘印度各季节的景物。山奇大塔的各门雕刻刻画的是印度的孔雀、象猴、龙蛇,各种花木;它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印度大自然的奇妙诗篇。
    宗教神话中也反映出地理环境的作用。印度气候酷热,雨水不足,常造成干旱,有时又暴雨成灾。水的问题关系重大。在古代神话中就提到天神因陀罗杀死围困水的巨龙,劈开大山解放了河水,使七河奔流注入大海。这反映了人们对水的渴望及其与自然的斗争。印度司风雨之神也很多,除因陀罗外,还有摩录多、伐育、楼陀罗、巴健耶等,反映了对季风雨的重视。自然现象的变化在古代已引起印度人的注意。他们还试图了解这些变化与人事的关系。如《火神往世书》中就提到如果有空中充满烟雾,太阳、月亮的园盘上见到斑点,恆星、行星遭到遮蔽等现象的地方就会有厄运。又如有陨石雨、地震、雷击、飓风、日蚀、月蚀、流星光发生时就有饥荒等。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认识能力很差,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无法了解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人们不能控制自然力,就把一切变化归之于神,把人世的祸福寄托于命运的安排。因此,印度宗教学说比较盛行。
    印度气候炎热,蚊虫多,易滋生疫病。印度人从古以来就得和疾病作斗争,因此,医药学比较发达。
    此外,水陆通道有助于商业的交往,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如恆河流域文化比较发达,印度西北部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产生了犍陀罗的艺术。而在深山丛林中与世隔绝的地区,则至今还保存着原始的文化,如东印度山区的那加人、中印度高原的比尔人等。
    从以上四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几点认识:
    (一)地理环境对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的统一和分裂、军事、文化的活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只关系到一时一地一事,有的则牵涉全局。
    (二)地理环境影响印度历史的程度、大小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在火与金属(青铜器与铁器)未被利用以前,地理条件的限制就大得多。
    (三)河流在印度一直是比较重要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与它有关。印度人对河流是十分重视的,特别是恆河被称为圣河。
    (四)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了印度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在人类定居以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