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近十年来台湾地区西洋史研究概况(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周健 参加讨论

四、结论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彰”,立德、立功与立言背后之基本驱策力,即在求立名,但必须假设历史之发展具有持续性(continuity),如果数千年之文明将全面毁减,则“留名青史”之观念实无具体之意义。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Hegel,1970-1831)曾言:“无知者并不自由,因与其对立者乃一陌生之世界。”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虽质疑进步之标准与价值,但仍不致于落到知识无用论之地步。
    “我口所欲言,已出古人口;我手所欲书,已出古人手。”近代中国饱受西方科技殖民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hegemony)主义之欺凌,对于西洋史之研究成果,迻译重于创作,而在撰写方式上,仍与中国史之论著不尽相同。中国大陆史学界之同好,对台湾之史学论文格式--引书既多且长(有抄袭之嫌疑)、注释动辄上百,颇有微词,通常只浏览前言和结论即可,中间之正文当可略去不读。
    西方之史学学位论文,除写作格式严谨以外,通常在字数方面有上限。检视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许多名著,并非尽属数十万字,甚至百万言之大部头作品,在图书馆学之理论上,可分类为49页以下之小册子(Pamphlet),而非50页以上之书籍。经时间无情之过滤,以量取胜之著作,大概会惨遭淘汰。莫尔(Saint-Sir Thomas More,1478-1535)之《乌托邦》(Utopia,1516),马基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之《君王论》(或《霸术论》(IlPrincipc or The Prince,1513),以及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之《物种原始》(全名《论藉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物竞天择〉或在为生活竞争中优势种属之保存之下物种原始》(On the Origin of Speciesby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in the Struggle for Life,1859),犹如老子《道德经》般超薄短小,但均系掷地有声,影响历史发展轨迹之巨著。)
    任何学说和主义,均系自圆其说式封闭之思想体系,若实践性不足,迟早会被弃之如敝履。原始儒家、新约圣经、三民主义,类多言简而意赅,岂料后因成为官方哲学,必须将其抽象化,宋明理学家、欧洲中世纪神学家,以及今日之三民主义专家皆厥功甚伟,但脱离群众太远,自我批判力不足之思想,必会因丧失内在之生命力,而逐渐没落。
    每个人皆是全人类之缩影,但“内圣”却不一定能“外王”,因前者只在解决自己内心世界之问题,而后者却在处理复杂之人际关系问题。农业社会简单之道德规范,而对流动性强烈之工商业社会,实充满无力感。浪漫主义(romanticism)乃理性主义(rationalism)之反动,认为理性(reason)太冰冷、太僵硬,但理性乃维系宇宙秩序之所在,专制政体虽侵蚀个人之自由,却能带来安全之生活。不论中国史或西洋史之研究,应放在世界史之脉络中衡量,兼顾“通古今之变”与“通古今之不变”,即殊相(specialty)及共相(Generality)应作为思考之两个向度,并采多元之角度,以客观、平等、无垢之心,观察人类文明巨流之发展,认识世界历史递演之轨迹,反思个人之安身立命及时空定位,以塑造正确之“世界观”,进而涵泳成为“世界公民”之胸襟。
    编者附记 本文原载台湾出版的《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25期〈1993年9月出版〉。现经作者同意在本刊发表。发表时仅根据中国大陆的习惯在译名和纪年上有所改动。相信本文的发表有助于读者对台湾研究西洋史情况的了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