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收藏、保存了鲁迅的大量遗物,是无价可计的。新中国成立后,她全部捐给国家,甚而连鲁迅的房产。早在1948年,许广平由港秘密到东北解放区,有关同志给她送来些鲁迅的版税,她转手捐给了东北“鲁艺”;五六十年代,《鲁迅全集》出版,冯雪峰、王任叔曾托人送稿费,许广平对这笔理应得的钱,婉谢了,显示了一种风范。建国后,作为社会活动家的许广平,在国家事务方面担任领导工作。她的廉洁奉公,使她的属下王永昌同志深为感动。人大常委委员每月50元办公费取消后,由于经费紧张,“她从工资中每月拨一笔钱作为办公用,直至逝世,从未更动。”50年代初国家精制羔羊皮封面《鲁迅全集》到莱比锡展览,出版社送她一套作纪念,她一看定价600元,亲自送回出版社,说好给国家多创点外汇。 普通版《鲁迅全集》出版后,样书到了,她列单分送给周围同志。一次,她在赠书中写了一个名为左诵芬的。工作人员细问,方知许广平与她也不熟,只听说她从前订一套1938年版的《鲁迅全集》没收到,现在补她一套了却心愿。除正常的政务外,许广平还要处理大量的鲁迅研究者、读者的信、稿。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她都尽可能予以解答。有趣的是三年困难时期,有一个“陌生人”致信许广平,说他过去曾受过鲁迅帮助,现在老了,身体有病,想吃一点前门外廊房二条门框胡同卖的酱牛肉,问先生可否设法帮忙。许广平读了信后,真的让王永昌同志为她去买。结果因需要票证,未办成,许广平为此还怅怅不已。 陈西滢与鲁迅是一对“冤家”,而陈的夫人凌叔华曾教过许广平。世人鲜知的是许广平对凌叔华一直尊称为师。她在陈西滢女儿陈小滢纪念册上称小滢为“妹妹”,祝她“多才多艺,博学和平。像我们的先生一样。”这是2008年刚面世的新鲜史料,可见许广平的襟抱之大。 鲁迅在人民的事业中永存,许广平将在鲁迅的事业中永生。 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许广平是1968年3月3日因心脏病突发,得不到及时抢救而去世的。在那“造反有理”的年代,对许广平的死,报纸仅发一则简短的消息而已。对于诱发心脏病的背景,当时的报纸没有也根本不可能多作报道。直至粉碎“四人帮”若干年后,有关文章才断断续续述及。 1966年6月,“文革”已正式拉开序幕,紧接着是“全国山河一片打砸抢”。当时的国家文物局长王冶秋虑及鲁迅书信手稿的安全,向当时的文化部党组写报告,提出要把存放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鲁迅书信手稿调到文化部档案室保管。 6月30日,文化部通过北京市委、市文化局的批准,将1054封鲁迅书信手稿和《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手稿转移到文化部档案室妥藏。1968年1月,鲁迅博物馆文物组长叶淑穗等获知戚本禹私自从文化部取走全部鲁迅书信手稿,心里惴惴不安起来。那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岁月。3月2日,叶淑穗从大字报中得知昨日红得发紫的戚本禹,今日已锒铛入狱了,叫她揪心的是戚本禹窃走的那批鲁迅手稿落入了何处。 当时馆里的领导也“靠边站”了,出于对鲁迅的爱,馆里自行召开紧急会议,公推叶淑穗为代表与许广平联系,希望由许广平出面,向中央文革请示。许广平考虑双管齐下,好引起中央重视。一边自行设法将此事向中央报告,一边希望鲁迅博物馆的群众直接给中央文革写信。鲁博的群众遵照许广平的意见,集体写了联名信,直送中南海西门文革接待站,焦急地等候答复,孰料最终音讯杳无。 3月3日一早,许广平给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老朋友董秋斯、凌山打电话,说她马上要来看他们,顺便“出来散散心”。董秋斯夫妇马上猜想到70高龄的患有冠心病的许先生,还要冒着被疑“黑串联”的风险上门来,一定有重要事。9点钟,许广平由海婴和孙儿周令飞陪同,祖孙三代到了董秋斯家。刚入座,还没来得及呷一口茶,许广平便取出一封上呈党中央的信(草稿),内容是关于戚本禹盗窃鲁迅书信手稿一事,并要求追查其下落。 许广平把信交给董秋斯看,想听听他的意见。在与凌山的交谈中,许广平不禁悲从中来,一激动,声音突然变得沙哑,心脏病急性发作。她赶忙含服两片硝酸甘油,仍不见好转。海婴见状,匆匆将许广平送往北京医院。当时的医疗系统已被林彪、“四人帮”一伙人认定是“城市老爷卫生部”,加以重炮摧毁,正常的医疗秩序全被破坏,处于瘫痪状态。 尽管许广平是全国人大常委,病历被转到别处,仍未能幸免于临危被拒于医院门外的厄运。等到费尽了口舌,办妥手续,再行抢救,为时已晚。是日下午,周恩来到医院向许广平遗体告别,并慰问其家属。海婴将许广平要求查寻鲁迅书信手稿的遗书交给周恩来。次日凌晨周恩来到许广平家,当面向陈伯达、江青、姚文元等人读了许广平的遗书。 当晚召开“中央文革”碰头会,派傅崇碧提审戚本禹,追查鲁迅书信手稿。后来查明:鲁迅书信手稿就被江青藏在她的保密室里。原来江青知道鲁迅书信手稿中有涉及她30年代的丑闻的内容,怕传出去坏事,所以窃为己有私藏。事后,江青假惺惺地说:“是我们没有对她保护好。”保护是假,谋害是真! 鲁迅在赠许广平《芥子园画谱》上题诗曰:“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相知。”这是他们坚贞爱情的真实写照。许广平对鲁迅的爱岂止是共同生活的10年,这以后在那阴阳阻隔的32年里,许广平无时无刻不是在以生命之沫“濡”鲁迅,在捍卫这面民族魂的大旗。她是为捍卫鲁迅先生的遗物而倒在对敌斗争的前沿,这是真正的“士为知己者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