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算老几?!” ——科涅夫 朱可夫元帅是公认的二战苏军头号将星,但有一个人就不服气,他就是科涅夫元帅,此君在苏德战争中也称得上是才能不凡、战功赫赫,可总也不如朱可夫那么风光,所以肚子里一直憋着一股怨气,在攻克柏林时科涅夫发了狂似的与朱可夫争功,战后更是不断地往朱可夫头上扣屎盆子。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别管科涅夫的行为有多“可恶”,但他依然是苏联历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名将,战后苏联为了对抗美国为首的“北约”,就搞了个“华约”,这“华约”武装的第一位老总正是科帅——这可是“八国联军”的总司令噢。 话说科涅夫出身贫农,22岁时参加红军,当了好长一阵子军队政委,所以他觉得这党对军队的领导相当重要,脱离了党的正确领导,这军队怎么能打胜仗呢?而他的战友兼宿敌朱可夫则对军队里的政工干部瞧不上眼,他觉得打胜仗靠的是司令员的天才统帅,关政委啥事!这是科涅夫与朱可夫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科涅夫心中一直暗想:好小子,你朱可夫敢鄙视俺们政工干部,简直是不听党的话嘛!你以为你是谁啊,有啥了不起的,走着瞧! 苏德战争爆发后,科涅夫已不是政委了,是西方方面军司令。当时正是德军“闪电战”极其嚣张之时,苏军败得那叫一个惨,前线将领几乎没一个能挡住德军攻势,“飞毛腿”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横冲直撞,简直和《三国演义》描写的吕布冲阵一般——如入无人之境。科涅夫虽然很努力得抵挡,但无济于事,手下的兵越打越少,丢的地盘却越来越多。后来斯大林火了:“这家伙打得什么破仗啊。”此前不久,斯大林刚毙了一个打败仗的司令巴甫洛夫大将,这回又想把科涅夫也收拾了,幸好朱可夫站出来对斯大林说,科涅夫这人还是挺有能力的,和巴甫洛夫不一样,还是饶了他让他戴罪立功吧。斯大林同意了。这可是朱可夫救了科涅夫一命。看看后来科涅夫对朱可夫干得那点事,还真是不厚道啊。 莫斯科会战时,科涅夫开始找到感觉了。身为加里宁方面军司令的他虽然兵力兵器都很菜,但仍然顽强阻击德军,牵制了中央集团集群13个师的兵力,使他们无法到达莫斯科参加决战,这样就减轻了保卫莫斯科的朱可夫的压力。不久莫斯科反攻开始,科涅夫率军解放了加里宁,狠揍了德军第九集团军,算是挽回了面子。 1943年,科涅夫当上了草原方面军司令,他和被誉为“闪电将军”的另一位苏军名将——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参加了盛况空前的坦克大PK——库尔斯克会战,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痛扁了德军15个师。此战为科涅夫赢得了大将军衔。第二年,科涅夫又来了一次更精彩的表演他成功把德军科尔孙-舍普琴科夫斯基集团给合围了,这是一次激烈的冰上厮杀,德军指挥官被苏军炮弹送上西天,德军士兵们被苏军T-34坦克打得和兔子似的乱窜,多数掉到冰冷的河水里挂掉,好不容易爬到岸上的还被苏军大炮给轰死了。斯大林乐坏了,他觉得这次胜利和俄国中世纪名将涅夫斯基公爵在冰上痛扁条顿骑士差不多,而科涅夫正是另一个涅夫斯基,于是科涅夫晋升为苏联元帅,终于和朱可夫一个档次了。几个月后,满心欢喜的科涅夫又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重创了德军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1945年,最后的决战到来了,科涅夫此时已改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司令,和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杀向希特勒的老巢——柏林。其实斯大林心理偏袒朱可夫,想把柏林这块大餐留给朱可夫一人独享,科涅夫也就是一辅助型的配角,科涅夫心里不爽啊,他和朱可夫都属于那种特刚烈特坚毅而且自尊心和虚荣心都特强的主,于是在柏林决战中,两人都憋足了劲竞争,指挥各自的部队不顾一切地往死里打。当朱可夫在赛洛高地被德军挡住时,科涅夫却进展神速。不过最终还是朱可夫的部队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虽然朱可夫成为攻克柏林的第一功臣,但科涅夫也不示弱,他的部队在攻克柏林后又进军捷克斯洛伐克,扫平了捷克境内的德军,解放了捷克首都布拉格。 战后的科涅夫和朱可夫一样,成为苏联军界最闪亮的巨星,但始终不如朱可夫那么风光,一直没当上他梦寐以求的国防部长。当朱可夫被赫鲁晓夫狂贬的时候,科涅夫对朱可夫的积怨也全部爆发,他不停地糟践朱可夫,几乎把朱可夫说得全身是错、一钱不值。但科涅夫这样也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赫鲁晓夫也就一直没把国防部长的位子给他。不过值得科帅欣慰的是,他于1955年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的第一位武装部队总司令,肩负着与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抗的重任,也算挺风光的。这“华约”是由“老大”苏联带着七个社会主义“小弟”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东德、匈牙利组成的,其军事力量甚了得,最多时兵力超过350人,坦克近6万辆,战术导弹1600多枚,舰艇2000余艘,新型飞机1.1万余架,对“冷战”中的世界风云影响甚大,东欧诸国对华约首任老总科帅无不敬畏。 科涅夫堪称二战期间苏联军队中最具影响力的四位元帅之一,虽然此君过于自私、无情、虚荣,但他刚毅勇武,意志顽强,指挥大兵团的才能堪称一流,极擅长装甲突击及各兵种协同作战,为苏联彻底击溃纳粹德国立下显赫功勋。连美国学者亦称赞“若无科涅夫和其他苏军领导人在东线努力奋战,我们很难相信西线的美英盟军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一美国史家甚至认为科涅夫在战后的影响力要胜过朱可夫,因为他“组织和领导的‘华约’武装在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成为美国和‘北约’的主要对手。”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生于基辅区洛代诺林。1916年加入沙俄军队。1918年加入俄共和红军。国内战争期间任政委。1934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苏德战争爆发后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和加里宁方面军司令。莫斯科会战中以反突击掩护首都,解放加里宁市。1942年实施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钳制了可能增援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1943年任草原方面军司令,参与攻占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后改任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司令,解放基洛夫格勒。1944年实施科尔松-舍普琴科夫斯基战役,围歼德军。同年晋升苏联元帅,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不久在利沃夫-桑多每日战役中击溃德军。1945年参加柏林战役,并解放布拉格。战后初期任驻奥地利苏联最高代表。1955年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55—1960年任华沙条约组织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后任国防部总监组总监等职。1973年5月21日在莫斯科去世。著有《方面军司令员笔记》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