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和《史记》哪种更符合历史史实? 历史是个多面体,《左传》和《史记》只能记录其中的一个面,有时二者的角度是重合的,有时二者的角度是不同的。二者的角度重合之时,他们的记录或者叙事就大同小异;二者的角度不同之时,他们的记录或者叙事就会各说各话。我们不能因为二者视角相同之时所记述的事实是准确的,他们视角不同之时就一定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将《左传》和《史记》相互参照,将他们提供的事实看作是互为补充的材料,由此来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很多时候,恰恰是他们的不同,才有可能为后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我们依据这些更为丰富的信息,才有可能还原出一个更接近历史真实的场景。 在《左传》中,庄姬根本不是这起事件的受害者,而是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赵氏灭族最直接的罪魁祸首。这是怎么回事? 赵氏孤儿的母亲是庄姬,父亲是赵朔。依据《左传》中,赵朔是晋国的将军,曾参加了公元前597年的晋楚大战,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去世了。在他死后,他的妻子也就是庄姬和赵婴齐有了私情。赵婴齐是赵朔的叔父,因此,庄姬和赵婴齐的感情就有些乱伦的感觉了。赵氏在晋国属于上流社会,出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感到很没有面子,赵朔的另两个叔叔赵括和赵同看不下去了,就把自己的兄弟、奸夫赵婴齐赶到齐国去了。 眼见自己的情人赵婴齐被家族里面的多事者赶走,庄姬不干了,她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一心要出这口恶气。可是谁能为她打抱不平呢?她想到了对赵氏有积怨的栾氏、郤氏,栾氏、郤氏都是晋国的贵族,他们当然也愿意利用这个机会。于是,庄姬和栾氏、郤氏等人就在晋景公面前诬陷赵氏谋反。晋景公信以为真,诛灭了赵氏,只留下了庄姬和她的儿子赵武。赵武本来就死了父亲,现在全族都被杀掉,因而成了真正的赵氏孤儿。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因为奸情引发的血案。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武的母亲的确是始作俑者。当然,我们不要忘了,这是《左传》上的观点。 为什么《史记》对庄姬的通奸和诬陷行为只字未提,反而把她的罪责全都安在屠岸贾的头上呢?历史上真有屠岸贾这人吗? 屠岸贾剧照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在经历了家族被灭的灾难之后,赵氏孤儿也就是赵武后来曾任晋国的卿,实现了赵氏在晋国的复兴,赵氏和知氏、魏氏、韩氏等一起成为了晋国响当当的势力。到赵武的曾孙赵襄子时,赵、魏、韩三家分晋,赵国建立。因此,赵武可以称得上是赵国最直接的祖先。 古人有修史的传统,赵氏当然也要修自己的历史。建立了国家的赵氏,对于自己的历史显然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因此,在他们所修的史书上会对一些历史进行揭秘,会贡献自己所掌握的独家资料,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会提供对于历史的另外一番解释。 《左传》成书较早,一般认为,《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既生活在春秋时期,那他对于“三家分晋”之后的事情就不可能有过多的了解,“三家分晋”是重要的历史事件,被认为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也因此,《左传》的作者不可能见到由赵国所修的历史,他对于“赵氏孤儿”那一时期历史,只能通过晋国的历史记载来了解,而掌握晋国这一段历史话语权的,不可能是赵氏家族,因而,赵氏家族的负面形象难免被强化。因此,我们在《左传》中看到了相对负面的赵氏家族形象——乱伦、骄横、咎由自取……而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作为太史令,他有条件接触到更多、更详尽的历史资料,当然,也会看到赵氏后人对于历史完全不同的解释。因此,他有力量据此做出自己的判断,决定自己的取舍,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和《左传》不同的结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