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一代明君李世民为何把儿子教育成“垮掉的一代”?(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太子教育失败检讨书
     浅层次原因讨论
     □治神经质不能光抓思想工作
     从李承乾同学的表现来看,既是“行为艺术”,又有点神经质。李承乾同学需要心理医生,而不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儒师。面对太子的反人类行为,这群高文化素质的老师们所做的却只是写文章一次次地劝谏。
     从史上记载来看,这些劝谏文字的唯一用处就是从唐太宗那里得到奖赏,于太子的心理治疗,毫无裨益。贞观14年,李承乾同学在宫中击鼓,这行为大概跟在英国皇宫鸣汽车喇叭差不多,张玄素当面劝阻,得到的结果是自己被唐太宗升官。于志宁老师和孔颖达老师也无非是上书劝谏,得到的 古代有没有心理学专家?有。大家有空去读读汉朝枚乘的名作《七发》。那就是一篇很好的心理治疗文字。西汉时楚太子得富贵病,百般治疗不得,吴地的客人用谈话的方式来治疗.其实就是心理医生对病人进行启发式治疗,客人根据情况做出7条诗赋,一条一条诱导、启发,含有大量生动的情景描述,最后棒喝一声,楚太子的病霍然而愈。
     这种在西汉时期盛行于南方的心理治疗办法在唐朝是不是失传了?不得而知。反正老师们那么漂亮的文辞,那么正直的品格,用来教育一个青春逆反者,一个神经质者,蛮可笑的。
     □父爱的缺位导致家族劣根发作
     唐太宗对太子的教育不可谓不尽心。当李承乾的劣行发展到几乎极致的时候,他还是没有放弃,请来重量级人物——魏征,做太子的老师。魏征先生此刻已经病重,推辞此任,唐太宗恳切地说:先生您就卧着呵护我的太子吧。
     然而,李承乾最终还是发展到谋反的地步。其实,唐太宗这位做父亲的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他的父爱虽然真切,却没到位。
     唐太宗早年忙于征战,肯定和李承乾聚少离多,这个不用说。后来唐太宗登基,不过三年,又把十来岁的李承乾抛在东宫。当时太子东宫的西墙和皇宫不过20多步,但父子不能朝夕相处,自然生出隔阂来。
     大思想家王夫之认为,皇帝与太子之所以关系紧张,主要是因为皇帝和太子没能住在一起,不能培养亲情,父子关系上下级化。


     王夫之认为,皇帝父子应学习上古时候,起居在一起。上古是否如此,也不追究了,但王夫之说得有道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爱不可缺失。父爱的缺失导致李承乾同学血液中家族劣根性的发展。
     深层次原因讨论
     我们对比一下李世民父子的性格特质,看看父亲的优点与儿子的缺点是如何对应的。
     李世民脾气其实很暴躁。当年和李建成争位时,大臣陈叔达曾对唐高祖说:秦王性格刚烈,你如果不遂他的愿,按照他的脾气恐怕会生出不可预测的病来。不过李世民难能可贵的是能抑制自己的个性,成为纳谏明君。
     李承乾血液中也流淌着李世民暴躁的因素,而他又没有李世民那样的历练,所以就任着这种负面性格脱缰一般地发展,李承乾甚至说:“谁敢劝谏我,我杀他几百个,就耳根清净了。”
     李世民天性喜欢战斗,当年征战王世充时,战斗很投入,连续作战几个昼夜不寝食,以致身上满是征尘,部下都认不出来,但李世民能够迅速实现角色的转变,从马背上下来治理天下。
     李承乾好斗,上不了沙场杀敌就在家中斗殴。
     他经常和叔叔李元昌组织家丁在府中练习刺杀,大玩杀人游戏,不从者就捆起来鞭笞,甚至打死。
     李世民有点爱作秀,他之所以能名扬千古,固然因为他治国有方,但这里头也有宣传包装因素。史上大量关于他言行的记载,有部分是他刻意操作的。这也不是坏事,毕竟是促使他从善的一种鼓励,表扬也能出好皇帝。
     李承乾在这方面也有其父之风。他一方面胡作非为,但当东宫大臣去进谏时,他正襟危坐,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深刻地检讨,自责,我都反省成这样了,您还要意思管我吗?但一转身又继续做蛊惑仔。
     结语:每一个家族的性格特质不一定能用好和坏来衡量,在良性诱导下就是长处,在恶性诱导下就是短处。李世民一类的创业者所具备的刚烈,热情性情,经过创业环境的历练,能变成优点、长处,而秉承了李家这种性情的李承乾,由于没有创业环境的历练,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于是朝着暴戾、荒唐、滥情的角度发展。此种现象今日仍值得深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