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他最初是郑芝龙手下的偏陴之将,因为郁郁不得志,主动脱离了郑芝龙军编制,跟随忠义名臣黄道周北伐。北伐途中,又感到前景渺茫,做了逃兵。清军李成栋进福州,施琅投到李成栋麾下,从征广东。李成栋后来宣布“反清复明”,施琅也重新回到了南明的怀抱,成了郑成功的部下。后来,因为违抗郑成功将令,施琅又再度降满清。郑成功一怒之下,将施琅的父兄处斩。施琅从此与郑氏集团结下了死仇。 施琅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对郑氏政权可谓知根知底,又与郑氏家族有杀父兄之恨,康熙任之为水师提督,可谓知人善任。 不过,在进军方略上,施琅和姚启圣出现了分歧严重。 施琅在《密陈专征疏》中向康熙帝报告说:“只要到夏至时分,南风成信,就可以大举进兵,从铜山出发。其时,顺风坐浪,船只得以齐头并进,士兵毫无晕眩之患,称得上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 而姚启圣则在《为遵旨沥陈平海机宜事本》中明确提出乘北风进征的意见,称“不如等到了十月初冬时分再趁着北风分道进兵”,认为乘北风进兵,“必取澎湖”。 也就是说,施琅主张乘南风进军,但姚启圣的主张却是东北风。 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地理学问题:如果乘东北风进军,就需要在十月出兵,如果乘南风,则需要在夏季出兵。 姚启圣认为,南风风力微弱,船只行进缓慢,根本不利于海上作战。 战争情况瞬息万变,在战场上,主帅必须拥有绝对的指挥权、决策权。另外,统率不明,难树威信,手下将领也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指挥。 所以, 施琅向康熙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要求康熙帝给予他“专征”的大权,不受任何人节制。 康熙实在是个雄主,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同意施琅的要求,将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施琅。 施琅为什么要选择在南风季出击呢? 究其原因,东北风猛,南风柔和,如果乘东北风,则船速迅猛,冲击剧烈。而平定台湾,表面上看,是要打海战,但实际上,却是要打攻坚战。舰队攻坚,遇上迅猛的东北风,阵型就容易被吹散,到时候就成了人家的活靶子了。而南风平稳,即使攻坚受挫,也能够从容布置,稳健攻击。 平台的路线,施琅早有定画:取澎湖,从澎湖登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四月,施琅精选了两万水陆官兵,单等“夏至南风成信”,即“进发捣巢。” 镇守台湾海防要塞澎湖的,是冯锡范加封为“武平侯”的刘国轩。 刘国轩,字观光,汀州长汀人,有智略,参与了却郑成功围攻南京、收复台湾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澎湖,刘国轩抽佣调丁,扩充军力,并将洋船改为战船,所有文武官员的私船,也尽行修整,调集来澎湖大小炮船、鸟船、赶缯船、洋船、双帆艍船,全计二百多艘,且澎湖守军增加到了两万人。 此外,刘国轩还大建炮城,其中,娘妈宫屿头上下添筑了两座,风柜尾一座,四角山一座,鸡笼山一座。修筑的炮台更是星罗棋布,凡是沿岸小船可以登陆的地方,都建筑上高墙拦阻,墙内开眼,眼中安置火铳,延绵二十余里长。 刘国轩的防御思路是:远距离者以炮台轰击,近距离者以腰铳射击,双重火力阻击入侵者。 澎湖炮台林立,兵船齐整,防守严密。 刘国轩自信可以把一切来犯之敌歼灭在海岸线之外。 听说施琅磨刀霍霍,要大举入台,郑军上下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施琅的行动日期。 对此,刘国轩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六月时分,海上风波不定,变幻莫测,施琅是个熟悉海务的人,怎么会选择在这个时间内出兵?你们不要妄加猜测了,他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刘国轩的盲目乐观让郑军在接下来的澎湖海战中提前进入了被动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