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壮烈!抗战回族烈士誓死保护机枪被日军烧焦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刘震寰话语铿锵激昂:“小鬼子占我国土,烧我教堂,掠我财产,杀我同胞,令我们蒙辱含羞做亡国奴。穆斯林兄弟们,拿起刀枪吧,用战斗保国卫家,一直打到日寇降服日,再脱征衣解战袍!”
    回民支队:英勇善战杀日寇
    宁津县杜集镇魏家庵村村民做梦也不曾想到,因为75年前发生在村里的一件事情,他们村注定被载入史册。
    “我们有自己的队伍了!”
    1940年7月20日——小暑第十三天。
    谷在地里热得笑,人在屋里热得跳。
    魏家庵村一座土房里,院门紧闭,堂屋里聚集的18个人汗流浃背,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冀鲁边区青年救国总会主任王连芳(建国后任云南省人大副主任等职)。
    王连芳站起身来庄重宣布:“冀鲁边区党委、军区决定: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和回民抗日大队正式成立。王连芳任总会主任,冯景恩任组织部长,丁溪野任宣传部长,刘震寰(建国后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任武装部长兼敌工部长,李玉池任青年部长,曹奎任宗教事务部长,刘喜三任生活改善部长,刘树仁任秘书长。总会下设4个分会:张英达任一分会主任,负责沧县、南皮、东光、宁津片区;丁溪野兼任二分会主任,负责青县、新海、天津南部片区;刘愚农(原名韩同轩)任三分会主任,负责盐山、乐陵、庆云、无棣、阳信片区;李玉池兼任四分会主任,负责鲁北的德平、临邑、陵县、商河、济阳、齐河、德州片区。刘震寰任回民抗日大队大队长,王连芳任政委,王立朝(汉族)任参谋主任。”
    18双有力的大手相互紧握,18双激动的眼睛相互注视,18张豪气的脸上泛着红光!
    是夜,月光如水,虫儿歌唱,田野里弥漫着植物散发出的“绿草味儿”。王连芳、刘震寰等18个人拉开距离,乘着夜色向河北省盐山县疾行。
    两个月前,冀中回民支队司令马本斋,派遣政治部干事丁溪野和阿訇曹奎来到冀鲁边区,向主持边区党委工作的李启华和115师教导第六旅政委周贯五,介绍了他们的总会和支队抗日斗争情况。
    听了介绍,李启华对周贯五说:“我们边区有40多万回民,1934年,回族党员刘格平在这里领导回汉民众进行‘河工暴动’,唤醒了民众,培养了刘子芳、王俊峰、王连芳等一批回族优秀党员干部。我们也有条件成立回民抗日救国总会,拉起一支回民抗日队伍。”
    周贯五说:“前年,115师符竹庭主任就组建过‘冀鲁边区回教抗日救国总会’,冯景恩任总会主任,发表了《告全体回教书》。去年初,因冯景恩被国民党顽军逮捕入狱,总会活动中断。现在我看可以干。”
    
    整装待发的回民支队战士
    李启华对丁溪野、曹奎说:“你二人别走了,帮着我们建总会拉队伍吧。”
    丁、曹二人说:“马司令派我俩来正有此意。”
    8月1日,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和回民抗日大队在沧县新县镇(现属孟村回族自治县)清真寺大殿前召开庆祝成立大会,王庄子、南肖庄子等12个回民村和附近汉民村的数千名民众聚集在大殿前,敲锣打鼓,高唱《中国穆斯林抗战歌》:“起来吧,中国的穆斯林!捧起我们的古兰,追踪我们的至圣,打起正义的旗帜,光大卫道的精神,认清我们的敌人——日本。他装起伪善的面貌,他欺骗全世界的教亲,要把世界一网打尽,我们决不受他的蒙混,穆斯林!前进!前进!起来吧,中国的穆斯林!举起我们的宝剑,发出我们的吼声,贯彻爱国的信德,负起保族的使命,认清我们的敌人——日本。他施放无情的炮火,他残杀我国的国民,要把中华一口并吞,我们决不受他的侵凌。穆斯林!前进!前进!”
    王连芳首先讲话:“同胞们,日本鬼子串通回族的败类刘佩臣搞‘以回制回’,胡说‘回回争教不争国’,我们不能上敌人的当。我爱我宗教,爱教更爱国。国若灭亡了,教安能独存?同胞们团结起来,齐心跟着抗日救国总会和抗日大队,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
    “小鬼子占我国土,烧我教堂,掠我财产,杀我同胞,令我们蒙辱含羞做亡国奴。穆斯林兄弟们,拿起刀枪吧,用战斗保国卫家,一直打到日寇降服日,再脱征衣解战袍!”刘震寰话语铿锵激昂。
    曹奎走上台:“同胞们,你们参加抗日大队,由我照料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在队伍里照常过咱们的节日和主麻日(伊斯兰教聚礼日),可以礼拜、听念‘呼图白’(教义演说词)、听讲‘窝尔兹’(劝善讲演)。”
    会场上群情振奋:“今天,我们终于有自己打鬼子的队伍了!走,参加抗日大队去!”
    回民大队里年龄最大的“老头子”刘喜三,把两个儿子领进队伍。
    时年15岁的吴庆云(建国后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不顾家人担心年龄小“坠脚”,坚决地参加了回民大队。
    30户人家的谭庄村,当场有20多人参军。韩桥村18名青年携带20多支枪参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