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的“江南省”其实名不副实。在黄河夺淮改道后,“江南省”的北界居然在黄河以北!恐怕称作“河北省”也是无可无不可的事情了。无论如何,“江南徐州府”的称谓听上去都颇为滑稽。相比之下,“江南省”四分之三的辖区在长江以北反倒尚在其次了。 与明代不同,清代的总督、巡抚渐成常设之职,明代主管钱谷的布政使与主管刑名的按察使反成其属官。尤其总督往往兼辖数省,俨然封疆大吏。除了天子脚下的直隶总督外,“地居藩首”的正是两江总督(1649年设),所谓“两江”,今天往往被误解为江苏与浙江,其实不然,指的即是江西省与江南省。前者大体沿袭了唐宋的江南西道(路);后者虽然和宋代的江南东路一样都以今天的南京为治所,辖区却远远过之。按说“江南西”本就属于“江南”,如今两者却成了并列关系,令人啼笑皆非。 ![]() 两江总督辖区 最后,这个臃肿的江南省到了清朝统治者也感觉太大的地步,其势不得不分。几经改动之后,康熙六年(1667),清廷下令“江南、陕西、湖广三省,俱有布政使各二员,驻扎各处分理”。 江南省东西二分为江苏、安徽,各具其古人眼中所谓的形胜关隘,省域内淮北江南贫瘠富裕,又能相互搭配。但与陕西分拆陕西、甘肃,湖广分拆湖南、湖北不同。江苏、安徽两省仍然是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两江总督与安徽布政使、江苏按察使同驻江宁城,江苏巡抚与江苏布政使同驻苏州城,安徽巡抚与安徽按察使同驻安庆城。 若以巡抚为准,安徽的省会是安庆;而以布政使为标准,安徽之省会又搬到了江宁(南京)。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迁往安庆,安徽省会才算最终敲定。结果安徽省政府异地办公的问题是解决了,但在此同时,江宁城里又多出一员“江宁布政使”,管辖江苏境内的江宁府与江北州县,又产生了清代江苏省有两个省会(江宁、苏州)的奇特现象。 ![]() 康熙六年江南分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