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又位于三国之东南,故亦称东吴,孙吴是在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 孙吴割据势力发迹于孙坚、孙策时期,孙坚为孙权之父,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起初活动在淮南一带;孙坚死后,其长子孙策逐渐向江东发展,为孙吴建国奠定基础,后曹操封孙权为“吴侯”;孙策死后,其弟孙权取代孙策,割据一方,吴势力开始建都于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 东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越南的中部。  东吴原有32郡及三州(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东吴疆域的经略始于195年(汉兴平二年)孙策渡江,讨平江东刘繇、严白虎等地方势力,略有东汉扬州刺史部的大半地区,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庐陵、庐江六郡,此时期的政区建置主要以县级政区为主。 200年(汉建安五年)孙策死,孙权继位,孙权时,鼎立局面逐渐形成,孙吴在原江东六郡的基础上,出兵深入各郡险地征讨山越,还向西向南拓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