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中宗李显连高宗也不如,典型的软弱皇帝。在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二月,中宗李显想任命自己的岳丈韦玄贞为侍中,当时的宰相裴炎力谏,李显居然傻不拉几地说:“朕即使把天下都给我的岳丈韦玄贞,那又怎么样呢?我怎么会在乎一个侍中?” 听到这消息,武则天十分气愤,便趁此为借口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并迁于房州。之后,武则天又立自己另外的一个儿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之后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 ![]() 中宗被废之后,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徐敬业兄弟。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徐敬业、徐敬猷两兄弟联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支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当时,大唐著名诗人骆宾王也参与其中,并写下了著名的《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列数其罪。借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可见这篇檄文煽动力之强,骆宾王的才华打动了武则天。只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代大才子参加叛乱后竟杳无音信,不见踪影了。 徐敬业的叛乱彻底惹恼了武则天,她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30万,前往征讨。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自杀。之后,武则天又先后铲除了反对自己的皇室显贵,为自己登基排除了障碍。 ![]() 载初二年(公元691年)七月,武则天的亲信安排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称武则天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九月,侍御史傅游艺也率关中百姓900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这些是不是和后来的宋太祖黄袍加身,以及前朝的大汉帝王刘邦登基有些相似呢?他们都是借助迷信的方式迷惑众人,为自己登上九五之尊找一个合理的借口罢了。武则天看时机成熟了,便大大方方地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尊号圣神皇帝,但仍以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她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为王及长公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