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父亲跟张先生在里面谈什么话,我都不知道,但是我给他们照了两张相,就是那张现在流传很广的张学良与张治中的合影以及父亲母亲与张学良、赵四小姐的众人大合影。 据张素我透露:在井上温泉感觉没一会功夫就到了下午4点钟,这是下山的时候了,我们还要赶6点钟由新竹开的火车回台北。于是父亲一行起身告辞,与张先生及赵四小姐握手。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当张先生拉着父亲的手时,他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在车上,我们对双十二事变的事情开了个小小的辩论会,还没得出结论,已经到了新竹。市长早已预备好了晚餐。餐毕上火车时,离开车时间只有3分钟了。 史料显示,张学良委托张治中向蒋介石、宋美龄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希望恢复他的人身自由,不一定要做事,蒋先生住在哪里,我就住在哪里;二是不想与护卫(监视)他的刘副官(少将刘乙光)一家同住,希望刘副官一家搬出去,以保持一定的自由和距离。 回到南京后,张治中去总统官邸向蒋介石报告他在台湾看望张学良的情况,并转达了张学良的两点请求,“希望总统予以体恤”。蒋介石听了,只是“啊,啊“地不接话。对张学良的请求不置一词,即谈起别的事情了。 张治中又去找宋美龄。宋美龄觉得愧对张学良,并说:“我们对不起张汉卿!”她认为两点要求中,第一点不容易做到,第二点可以帮忙解决。后来,宋美龄就跟蒋介石再三商量,他说我们在那里要给他住得舒服一些,官升少将的刘乙光不久被调走。但是蒋介石对我父亲去看望张学良很不满意。他下手谕要求以后任何人未经他批准,不准去见张学良。 ![]() 第二次是1938年,抗战已爆发,张治中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张学良被拘禁在湘西沅陵一个寺庙里。张治中看他时,张学良托张治中代转一封信给蒋介石要求恢复自由。 第一次访问是在1936年12月28日,也就是双十二事变后他送蒋介石到南京。张治中得知张学良被幽禁在鸡鸣山宋子文公馆,便前往宋公馆探望。张学良向张治中表示想“早点回西安”,并希望张治中向蒋介石转达。当时的形势下,张治中没有到蒋面前提及此事。 张治中后来曾说:“我们对不起汉卿!当时除在蒋介石面前作落井下石的人外,同汉卿平日私交最好的也不敢为他说话。当然,说也无用。我每想起那次的会见,心中就深感内疚。因为我当时从有关方面已知蒋介石不会放汉卿回西安去,不过在那种情况下,我又不能对他明言。” 张治中于1937年底由淞沪前线转任湖南省主席。1938年9月间,他由长沙赴湘西视察,得知张学良被幽禁在凤凰山,便专程到沅陵拜访。 张学良被幽禁在远离城区的凤凰山顶的一座寺庙里。那里十分僻静,房舍和设备也都十分简陋。张学良住在那里,只有小范围的活动自由,打打篮球,划划小船,看看旧书,生活极为单调。按照蒋介石的授意与命令,凤凰山被划为禁区,国民党的一些军政要人,未获得蒋介石的亲自批准,是不允许探望的。为监护张学良,蒋介石颇费苦心,军统派有特务队,共有四十多人驻扎在凤凰山上,以及宪兵第八团三营七连约160人。但是,张治中没有顾忌蒋介石,一是他有湖南省政府主席的身份,二是与蒋介石良好的私人关系,决定不请示去看望张学良。 据说,张治中是第一个看望张学良的军政要员。这天,张学良找出多年未穿的西装穿上,系上领带,早早地站在凤凰寺外等待张治中的来临。张治中登山,只带了卫兵以及湘西行署主任陈渠珍给他派的两名随从副官,大批的随从人员则在沅陵行署等候。 张学良已经是等候多时了,他感叹道:“总算把你盼来了”。据说,见此情景,赵四小姐眼里已经含着泪花。 张学良尽管与外界少有接触,但他始终关心着抗战局势。他向张治中表达了自己想参加抗战的急切心情,对国家正在危难,自己却无法出力很遗憾,并请张治中务必向蒋介石转达。 张治中建议他写封信自己代为转交。回到长沙后,张治中派人将信送给蒋介石,结果大家很清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