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李昂,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 文宗在位期间,颇思图治,遣散宫女三千人,裁汰官员一千二百余人。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牛李党争达到高潮。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 文宗上位之后,有改革之心,勤 勉自知,颇有太宗遗风,因此被后世称为小太宗! 他每逢单日上朝,每次时间都很长。从朝廷用人到国库储藏,从各地灾情到水利兴修,他无所不问。从大政方针到具体措施,他都详细地与宰相大臣讨论研究。 与太宗治朝的时候一样,文宗提倡节俭。即位之初,就下令放宫女、太常数人,各地额外的进献和上供的奇珍异物基本上停止,五坊的鹞鹰玩物和游猎之事也都停废。他自己的饮食从不铺张,特别是遇到各地发生灾荒的时候,更是主动地减膳。文宗严禁臣下衣着豪华,有位驸马戴了很贵重的头巾,遭到指斥;有位公主在参加宴会时衣裙超过了规定,驸马被罚两个月的俸钱以示惩戒。 有此决心,在唐中后期实属罕见,史书称赞文宗“恭俭儒雅,出于自然”。 文宗不喜欢音乐、歌舞和游乐,不近女色,听朝理政的闲暇,十分注意读书。  如此有追求的皇帝,与他哥哥不同,文宗是极其想铲除宦官势力的,宦官的专权对于他实施的宽和政策相冲突。但是,宦官势力自穆宗时期就开始膨胀,经过两代,哪能是那么容易铲除,且,文宗虽有帝王之道,却无帝王之才,他不会用人!反而导致血流成河。 太和四年(830),文宗任用宋申锡为宰相,令他秘密铲除宦官势力,但因时机不成熟,计谋破产。后来,文宗又重用郑注、李训以翦除宦官。郑注本姓鱼,因为冒姓郑,人称“鱼郑”,以精通医术得以进用。李训原名李仲言,出身名门,以精通《周易》得以进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