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外援,韩、梁身边兵力不足,使得金兀术侥幸的做了漏网之鱼。经此一役,梁红玉名震天下,朝廷念其功,特加封她为“杨国夫人”。这里要交代一下,有说梁红玉在战后曾有上疏弹劾丈夫“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的义举,不符合史实,当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杜撰的情节。 天不假年,红颜殒命沙场 绍兴五年6月,即公元1135年,梁红玉跟随韩世忠移镇楚州,夫妇二人积极备战,率领军民于旧城之外再筑新城,为抗敌之需。史料云:“世忠披荆棘,立军府,与士同力役,其夫人梁氏亲织薄为屋”。 对于楚州百姓而言,梁红玉是他们的骄傲,而不是小小的插曲和一个匆匆过客。是啊,生于斯地,长于斯地,桑梓情,水土亲,怎能不在百姓的生命里留下一份记忆,成就一个童话?! 五个月后,也就是文章开头叙述的那一幕,当百姓目送梁红玉率军离去,那一刻,大家的思维或许是静止般永恒:他们习惯了梁红玉的离去,也习惯了在希望中等待她的归来,她原本属于传奇,属于童话,属于楚州历史镜片上的一抹深深的划痕。然而,这一次离去,一代巾帼却不幸血染疆场。 10月6日,梁红玉所部遭遇金军埋伏,她腹部受重伤,肠子都流出来了,仍以汗巾裹好继续作战, 后血透重甲,落马而死,终年33岁。《淮阴市志》云其和韩世忠镇守楚州十余年,恐缺乏依据。我以为还是应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韩世忠列传》等史书为准。后来,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历史绵延至今,那张明眸皓齿的美丽面容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由远而近,不缓不急,动人心魄,庇佑四方。 淮水无言,忠魂常在。借用英烈夫人祠里的对联来结尾吧:“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