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古代科举史上的三大名榜:流传千古的单科状元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在科举史上,能金榜题名的无疑都是当时的精英,不过,金榜题名与名传后世并不是同义词,考场上的精英们往往很难成为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大名人,甚至很多时候,名落孙山者,比金榜题名者更容易让人记住。不过,在有些时候,一科金榜题名者却有不少真正的大名人,不光当时显耀,更流传千古,被称为“名榜”。下面这三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第一名榜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

关于苏轼的一个典故大家都很熟悉,说苏轼参加科举的时候,主考官欧阳修对一份卷子非常欣赏,有意把他定为第一,但又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排在了后面。后来才知道,这份卷子不是曾巩的,而是苏轼的。这个典故大家都听说过,还有不少人以为是在考状元的时候,其实是在会试。

实际上,除了苏轼和曾巩这两位大家,这科还有不少后来的文坛大腕,比如苏轼的弟弟苏辙,曾巩的弟弟曾布。要是范围再扩大点,这科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还有苏氏兄弟的老爸苏洵也跟着来了,好家伙,一次考试就汇集了唐宋八大家的五位,除了那个不合群的王安石,大宋朝最会写文章的都齐了,这不是盛事是什么?除了这几位大文学家,这科还出了两位名气不在他们之下的大思想家,一个叫程颢,另一个叫张载。程颢就是着名的“二程”之一,师从周敦颐,开创的理学思想与朱熹的学说并称“程朱理学”,直接影响了之后近千年的中国人的思想;而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也是理学创始人之一,其庙庭与周敦颐庙、邵雍庙、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庙,影响极为深远。

另外,在政坛上也是人才济济,共有9人官至宰相,比如大名鼎鼎的吕惠卿、章惇、林希。尤其是吕惠卿,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协助王安石推行了很多政策,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实干家,王安石盛赞他说:“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看到了吧?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而且全都是顶尖级的,称为“史上第一名榜”一点都不为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传千古的大名人,在这科的名次都不是很高,比如苏轼,史书上没说第几名,只说拿了个二等,至少跟前三名没关系。那么前三名都是谁呢?听好了: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不好意思,都不认识。

第二名榜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的考生中,出现了一位大名人——陆游。陆游的才华世人皆知,应试水平也非常高,是当时公认的状元最大热门。可惜的是,他遇上了一个人——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为了让自己的孙子拿状元,不光把各级考官都换成了自己人,还把最有威胁的陆游淘汰掉了。可惜,当时的宋高宗对秦桧早有意见,听说主考官选出的状元人选是秦桧的孙子,就大笔一挥,把他挪到了第三名,而把原来第二名的卷子提到了状元的位置。这位新科状元也不是普通人,名叫张孝祥,南宋初期最着名的豪放派大词人,上承苏东坡,下启辛弃疾,杨万里评价他:“当其得意,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